{{ $t('FEZ002') }}音樂與影像跨域學士學位學程|
分項計畫:分項計畫3完備創新影音跨域整合人才的培育制度、具體策略3-1支持教學研創產製的多元軸線和視野
※此案為以藝術社會實踐提案之串連及產學合作呈現(具體策略3-1),本案同時受文化部計畫案補助。
撰文者:陳道宸
《 跨式沸騰 CROSSFADE 》—— MIT 學程
北藝大MIT學程第一屆系展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與影像跨域學士學位學程(Music and Image Trans-disciplinary Program),簡稱 MIT 學程,近日在臺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辦了學程的第一屆系展,所有演出皆來自仔細徵選過後的學生提案,展現出一系列極具特色的「跨領域音樂作品」,內容不僅跨足世界音樂至電子音樂,結合傳統與新創元素,更邀請業界專業師長指導參展團隊,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豐富多彩的聽覺與視覺盛宴。
《 Balenge ka abulru 》—— 古黑客
由「古黑客」團隊呈現的《Balenge ka abulru》(百步蛇王與巴冷公主),透過微電影的形式,為古老的魯凱族傳說揭開序幕,引領觀眾走入嘉蘭部落,揭開歷史故事的真相。作品巧妙的結合原創歌曲與街舞舞團的現場表演,以當代的觀點,重新詮釋台灣獨特的原住民傳統文化,並透過古今社會對於「愛情」看法的對比,為「巴冷公主」的愛情寫下全新的註釋,也為觀眾帶來一場融合視聽與舞蹈的跨時空藝術之旅。
《 自我虛訪 Film Yourself 》—— 簡辰恩
「我是誰?」你是否也曾經這樣捫心自問呢?啟發自即將踏入20歲的心情,由學程第二屆學生簡辰恩,獨立製作的實驗紀錄短片《自我虛訪》就此誕生。跟隨著鏡頭,在九分鐘的短片中,我們得以窺視創作者十九年間的縮影,也同時意外地捕捉到一部分的自己。作者巧妙地將自己的一生比喻為一部作品,進而透過另一部作品——《自我虛訪》,紀錄名為「自己」的這份創作,並從時而清晰赤裸,時而繁雜惱人的答案中,尋找定義著自我的蛛絲馬跡。
《 Renaissance 破繭重生 》—— Bazz!
作品的第一章「成長」以爵士小號的慵懶聲響和舞者柔軟的身姿為引,透過旋律與肢體線條的交織,拉伸出成長的變化;第二章「破碎」透過打擊樂器的聲響特性,讓音樂化為擊碎自信的投石,挑戰先前所累積的成長,突破自身的極限;第三章「重生」結合泰雅族彩虹橋傳說,將前兩章彼此相異的質地巧妙融合。整體作品以原創的爵士、古巴與電子音樂為基底,再融入現代舞與新媒體藝術,以藝術的形式展現人生的起伏,並詮釋每段經歷為生命帶來的重塑與重生之旅。
《 Rhapsody 》—— 馥健跨域團隊
隨著舞台燈亮起,在新媒體藝術鋪陳的世界觀之下,弦樂團與舞者從中閃亮登場,為馥健跨域團隊呈現的作品《Rhapsody》演奏起充滿現代色彩的科技狂想曲。受到當今時下話題「科技與人工智能」所啟發,作品從人類與科技的關係出發,頗析這極具未來感與前瞻性的議題。作品以古典西樂、新媒體視覺藝術與現代舞相互碰撞,透過強烈的視覺衝擊,展現出人類與科技的亦敵亦友,並刻劃出彼此縝密的情感聯繫。
《 舞台技術組 》—— MIT 學程第一、二屆學生
除了音樂編創的能力,MIT學程也致力於培養學生的幕後技術。因此,本次活動不僅呈現了精彩的跨域展演,其幕後舞台技術、VJ視覺,以及燈光控制的製作與執行,均由業界的專業師長帶領MIT第一、二屆的學生進行實操演練。學程透過穩固基礎能力,進而發展學生核心專業,以培育新時代具備音樂與影像跨域整合力與執行力的領袖人才為目標,創造具備在地特色與人文土地關懷的跨域實作整合呈現。
{{ $t('FEZ003') }}2024-01-12
{{ $t('FEZ014') }}275760-09-13|
{{ $t('FEZ004') }}2025-01-15|
{{ $t('FEZ005')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