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計畫成員|
北藝大音樂學系與新媒體藝術學系近年來積極尋求科技藝術創作與跨域合作的可能性,自2017年起,兩系與法國里昂國家音樂研創中心(GRAME)展開緊密合作,邀請知名擊樂演奏家Jean Geoffroy擔任藝術指導,啟動一系列對當代音樂與科技藝術的國際跨域創新實驗計畫與展演。繼2017年《絢璧》、2018年《驅動聲音的光》、2019年《能量轉換》後,2020年兩系再度攜手,並將跨國合作網絡進一步推展至法國國立里昂高等音樂舞蹈學院(CNSMDL)與法國里昂藝術創新與傳播中心(LiSiLoG)。本年度計畫吸納往年跨系跨國合作共創的經驗,由音樂系與新媒系教授擔任核心團隊與指導,帶領音樂系作曲組、演奏組與新媒系的數十位學生們,歷經九個月的課程教學、工作坊、實作研發、階段呈現、創作重組統整、劇場排練等過程,以《後花園》為主題,將自製樂器、真實器樂、互動電聲與影像裝置加以整合,建構出超越既定框架、極具實驗與創新的跨域展演模式——「科技與音樂跨域實驗劇場」,於2020年10月10、11日於關渡藝術節舉行售票公演,不但票房成績亮眼,更獲得眾多各界專業人士的高度評價。
本年度計畫主題為《後花園(Post-Garden)》:「花園」是一種經過人工安排的空間,通常具有公共性及可觀賞性,呈現人們與花園佈署之美學文化關係;而「後」則借用自「後現代主義」的「後」,具有超越與再開展之意味。因此,整體創作以「超越」作為核心概念,企圖超越既定觀賞性與既有框架,透過自製樂器、虛擬電聲、真實器樂、影像裝置與環繞聲學系統的交錯運用,由新創數位科技應用與原創音樂為基底,連結知名芬蘭作曲大師Kaija Saariaho的音樂元素,在當代音樂、新媒體藝術與劇場之間,透過身體作為組件和樂器的複合概念,建構一套融合科技、音樂、影像、聲音與姿態的特殊語彙。在整體架構設計上,本計畫演出為一無間斷的整體演出,以「對未來花園的想像與提問」為出發點,共分成「死寂」、「記憶」、「花園」、「狂暴」、「微光」五個場景,各具特色卻相互連貫、彼此呼應,透過音樂、裝置、影像、燈光的變化與發展,構築出一座充滿未知迷幻與創新實驗色彩的「後花園」,並進一步從中延伸多層次的文化想像,發展出真實與虛擬、聲響與影像、聽覺與視覺、在地與國際、經典與新創、自然與人文、生態與科技、觀眾與作品的多重對話,期望藉此傳達出「對自我身分的探索、對環境的反思與提問、對未來的想像」的隱喻題旨。
本計畫係為了充分連結並發揮音樂系與新媒系兩系的特色與專業而量身設計,藉由跨域教學、多元共創的過程,提供師生可盡情展現創意與實驗精神的場域,期望能創造跨域合作的藝術新方向與獨特教育功能性,並突破科技媒體與音樂結合的既有框架。《後花園》密切結合電腦科技與新媒體技術,將自製樂器裝置與環繞聲響系統作為音樂創作的重要素材,同時結合器樂、電聲與影像,並試圖打破傳統音樂會、戲劇、視覺展演的既定模式,以跨域實驗劇場方式呈現,藉此模糊科技與音樂的界線,使科技與音樂成為一完整的整體,這樣的嘗試可說是目前臺灣當代音樂創作平台上仍然相當缺乏、甚至十分少見的面向,極具獨特性與原創性。本計畫期許能透過此一創新演出,加以推廣新型態跨域創作,拓展臺灣當代音樂創作與展演上新的可能,也賦予科技與音樂的結合更廣更深的意義與視野,並將當代原創音樂與新創數位科技介紹給更多人認識。
此外,本計畫的跨域合作更具有臺灣獨一無二、不可取代的教育功能性。由於北藝大是台灣少數同時設有新媒體藝術與音樂兩大領域的重鎮學校,不但擁有完備成熟的技術與軟硬體資源,專業師資亦是活躍於新媒體藝術與音樂創作、演奏各領域的藝術工作者。本計畫係為了充分發揮北藝大此一獨特性而量身打造,連結音樂系與新媒系兩系的特色與專業,以兩系專業師資為核心,與北藝大的學生們組成多元共創團隊,由新媒系團隊負責在新媒體科技應用上聲音與影像技術的研發與操作,由音樂系團隊擔任結合科技技術與音樂的創作者與展演呈現的演奏者,可說是同時兼顧了藝術性與教育性,讓本計畫更具獨特意義。
在為期九個月的計畫執行過程中,音樂系與新媒系的老師們秉持著循序漸進、學以致用的原則, 擬定了一系列教學與實作並重的多元課程,透過不同的主題單元與階段,帶領學生以團隊合作的方式,從零開始一步步完成展演計畫。本計畫最初,係由分別專精於新媒體影像、互動裝置、作曲與演奏不同領域的四位音樂系與新媒系教授組成核心團隊,並邀請合作多年、來自法國GRAME中心的知名擊樂演奏家Jean Geoffroy教授擔任本計畫的藝術顧問,在2019年年末尚無疫情前,教師核心團隊便已開始與顧問以實體或網路會議形式,針對本年度計畫進行數次討論與發想,擬定出計畫初步框架與主題。2020年2月起,針對音樂演奏、音樂創作與新媒體藝術專業的學生,開設「聲響跨域實作」、「電腦音樂應用創作」及「聲音物件跨域展演」三門課程,並以跨課程聯合教學形式,集合三個不同領域的學生組成計畫執行團隊,開啟為期半年的跨域專題課程,課程內容涵蓋電子音樂介紹、多聲道環繞系統(SPAT)應用與實作、感測裝置Leap Motion應用與實作、自製樂器工作坊等不同單元主題,同時將學生們分成四組跨領域團隊,使具備創作、演奏與新媒技術等不同專長的同學們,可先以小組方式針對不同主題與技術,進行跨科際密切合作與實作練習。其中,2020年4月,教學團隊邀請現居台南的澳洲聲音藝術家Nigel Brown擔任講師,舉行為期三週的「自製樂器工作坊」,為同學講解自製樂器的原理與要點, 並指導同學以小組討論方式,從發想、取材、組裝製作、調整修正,逐步研發出可發聲、可演奏的自製樂器,各組同學皆發揮實驗精神與大膽創意,將風扇、鍋盆、花瓶、氣球等生活媒材,搭配馬達與感測裝置,轉化為具有「花」或「花園」意象的新樂器。
經過一學期的各單元課程教學與工作坊實作後,為使同學充分運用所學,在2020年6月舉行了「階段性呈現」,結合自製樂器、實體演奏、電聲與環繞系統等技術進行小組創作與呈現,由音樂系同學擔綱音樂創作與表演,新媒系同學負責科技技術與裝置的執行,並由老師們帶領同學排練,給予專業創作指導與建議。在2020年7至9月,為了使正式演出更具整體性,師生創作團隊開始了為期三個月的「創作重組統整」工作期程,先由教師核心團隊彙整同學所研發的自製樂器、以及階段性呈現所用的素材與意念,建構一完整連貫的文本大綱,並發展成音樂與影像的創作架構,與同學們共同討論後,引導學生重組、統整先前研發創作的音樂素材與新媒體裝置,進一步擴充發展並彼此連結整合成為長約60分鐘的作品,並在10月的劇場週密集排練中,加入了影像、燈光與肢體動作,成為完整的「科技與音樂跨域實驗劇場」之演出。
在師生團隊數個月來的研發、整合與共同努力合作後,本計畫最終獲得圓滿豐碩的成果,於關渡藝術節成功完成四場公演,不僅票房皆超過八成甚至接近滿座,同時也獲得眾多來自各領域專業人士的正面評價。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朱宗慶老師更稱讚:「《後花園》看見北藝大同學的創造力與爆發力,非常獨特,令人驚艷!其中,結合自製樂器、電聲、器樂、人聲、燈光、影像與裝置,巧妙的運用當代音樂、新媒體藝術與劇場的特色,從佈景、音樂、技術,都相當前衛,更令人充滿想像!」本計畫的實施,不但讓學生透過實作演練,更深入理解當代音樂與科技技術,並藉由跨域合作,拓展更廣更多元的藝術視野,探索跨域合作的新方向;更透過展演的成功使「藝大開門」,讓更多人看見北藝大師生的專業能力與豐沛能量,看見大膽嘗試的實驗精神與不自我設限的開放心態——這是當代藝術家理應具備的重要特質,也是北藝大的獨特風格。而為學子們在成為當代專業藝術家的路上提供一個可不斷探索不同可能、大膽嘗試、甚至可失敗的平台,以培育出當代藝術家所應具備的實驗精神與開放心態,正是本計畫的重要價值所在,也正是身兼藝術與教育精神的北藝大最難能可貴之處。
{{ $t('FEZ003') }}2020-11-30
{{ $t('FEZ014') }}275760-09-13|
{{ $t('FEZ004') }}2024-09-11|
{{ $t('FEZ005')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