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1') }}教學與學習中心
{{ $t('FEZ002') }}教學與學習中心|
計畫名稱:13G205-20高教深耕(校級)未來概念學院
計畫分項:1博班實驗室
具體措施:1-1博班實驗室系列講座、1-2主題式跨域實驗工作坊
執行單位:教學與學習中心
在「自動化之後」之前
美術學系博士班博士生 沈克諭
(本文收錄於《藝游誌》電子報第57期)
每個時代,技術的演進與新發明、或是基進地思想實驗總是引發不同時期人類對於自身存有的反思與再定義。相較於古典形上學或倫理學的範疇總是以「人」此一特殊的在世-存有狀態為核心進行發展,現代以降的思想家逐漸將技術視為一個嶄新且重要的課題。
在英語系研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的媒介論,他將其視為「人的延伸」的說法,顯見地依然以人的感知為中心、且在當代已不再那麼具有解釋效力,但這仍然標示出了一個重要的思想折點——儘管技術是一種人的延伸、或人的「義肢」(如果依德希達對於語言的說法),但我們卻無法不依賴某種特定的技術來認識世界。媒介其中介的性質不再被忽視、或轉為追求一種無中介地(immediately)交流或溝通,相反地,恰恰是其存在,我們才得已觸及那原不可感的事物。
在德國,基於「溝通」的問題意識、文化科學與媒介理論的發展,最後被(英語系知識圈)收攏、整理成今日為人熟知的「媒介考古學」。這雜揉了德國媒介論與(字面上可見的)傅柯知識考古學的研究方向,不再停留在傳播領域,而是全面地影響了人文研究領域。儘管很難被簡單歸納成一種方法論,但此研究方向正如其名所示,一方面關注特定時間內的具體媒介實踐,並嘗試在其特殊性中提煉出某種一般理論;另一方面,則是著重在斷裂,清楚意識到我們身處在某一特定時段上,並被論述形構決定了我們如何感受、行動以及思考。
無論是哪一條研究取徑,我們都可以理解媒介、或說「技術」都不會是全然中性的,而是跟特定的知識型、論述形構與宇宙論相互結合並產生作用。在這個基礎上回顧亞洲在應對西方勢力時所提出的幾種說法——中國的中體西用、日本的和魂洋材、韓國的東道西器等說法,就會發現技術被中性化(neutralize)成一種可以直接挪用、置入或套用的「器」而已。在這裡,一組清晰的二元(binary)出現了:精神(或文化、靈魂)與物質(媒介、技術物)被認為是相互拮抗、或至少是可以清楚切分的兩造。但從歷史的後見之明來看,這些嘗試顯然並未成功。
回到當代,AI的生成能力首先是與Web3.0、區塊鏈掛上關係,接著在迅速的市場衰落後被視為一場金融騙局。隨著ChatGpt、Midjourny、Suno AI等生成工具出現後,我們向來以「靈魂」、「創造力」、「可能性」加以命名的,長期以來以黑盒子之姿被描述的那神秘過程,似乎將被運算取代。這種類型的自動化取代的不再是勞動力、枯燥的演算驗證、案牘勞形的機械性工作,這次它所挑戰的,是人類長期以來以為自身所獨有、並反身藉以定位自己的特殊屬性:技術演進的恐慌不再是生存(survive)問題,更直接上升到存有(ontological)問題。
如果我們不願只是做一個相對論者,一方面高舉人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又無法離開生成式的技術演進,那麼我們現下需要的、所要進行的工程,儘管無比困難,是在技術仍持續不斷變化的當下,提出一個新的論述框架來取代生機論式與機械論式的對立,那將會是什麼論述框架?我們現在仍尚不可知,但那或許是當代的艱困任務:思考那還不可思考之物。
「我們被告知社會正在邁向全自動化的方向,其中包括藝術家在內的人類將被機器取代。在關於自動化的討論中,真正的問題往往被產業的自我預言所遮掩。我們應該如何理解當前人工智能形式的自動化?而自動化之後的到底是什麼呢?這些問題要求我們首先重新審視馬克思對機器的分析以及其時代機器性質,以及深入探討自控制論以來的自動化以及自動化主義的極限。這些分析將基於在斯蒂格勒的「第三持存」以及我所提出的「第三預存」。同時,我們將探討這兩個詰問在藝術領域的含義。」
講者|
許煜教授(Prof. Dr. phil. habil. Yuk HUI)
現任教於 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哲學系教授 。於香港大學和倫敦的金匠學院學習計算機工程和哲學,並在法國哲學家貝爾納‧斯蒂格勒(1952-2020)的指導下完成哲學博士論文;其後在德國呂訥堡大學(Leuphana Universität Lüneburg)取得了哲學教授資格(Habilitation)。他先後任教於金匠學院、呂訥堡大學、包豪斯大學(Bauhaus Universität Weimar)、莫斯科Strelka Institute、中國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曾任巴黎蓬皮杜中心創新研究所的博士後研究員以及柏林德國電信實驗室的客座科學家。為器道哲學與技術研究網絡(http://philosophyandtechnology.network/)的發起人。專著包括《論數碼物的存在》(明尼蘇達大學出版社,Bernard Stiegler作序,2016;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論中國的技術問題-宇宙技術初論》(Urbanomic/MIT,2016/2019 ),《遞歸與偶然》(R&LI, 2019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20)以及《藝術與宇宙技術》(明尼蘇達大學出版社, 2021;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22)。
講座|
時間:2024年5月20日、24日,14:00-17:00
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基進講堂(圖書館3F,入口位於圖書館正門前石階左側)
講題:〈自動化與去自動化〉、〈可能與不太可能〉
工作坊|
時間:2024年5月22日,10:00-17:00
地點:科技藝術館
主題:《藝術與宇宙技術》
{{ $t('FEZ003') }}2024-07-11
{{ $t('FEZ014') }}275760-09-13|
{{ $t('FEZ004') }}2024-12-05|
{{ $t('FEZ005')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