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計畫管理人|
計畫名稱:10G205-6 高教深耕【文資學院】
計畫分項:文化資源的知識建構
具體措施:2-1【建文所】移地教學 【文化資源跨域專題】課程花蓮、臺東移地教學
執行單位:文資學院-建文所
本所【文化資源跨域專題】三位授課老師帶領同學,至花蓮、臺東與當地藝師、地方頭人、社區團體、原住民聚落做深度的交流,進而學習地方上的知識。
Day1:2021年4月6日
參觀公東教堂
公東第一批建成的大樓,雖然建築師達興登沒有來過台灣,但堅持不能更改的設計,將當年遠在歐洲最前衛的現代主義教堂帶來了台東。簡潔的清水模表面更加強調了它的造型與結構方式,一到三樓一間間模矩化的教室及宿舍,與四樓封閉而巨大的聖堂形成了建築語彙的對比,僅僅以側面一支樓梯串連起來,讓聖堂彷彿一艘飄在空中的方舟。聖堂空間四面封閉,光線巧妙的從天窗折射下來,耶穌像與彩色玻璃窗以相當前衛的藝術性展現聖經故事,讓空間充滿神聖性。儘管聖堂的建築非常特別,但聽著老師的導覽,發現師生們記得最深刻的往往都是錫神父在這裡曾經嚴厲卻溫暖的教誨。讓建築更美麗的,是它承載著記憶,並將這些故事傳承下去
卡塔文化工作室琉璃珠製作體驗課程 解說人:林秀慧老師(卡塔文化工作室執行長)
座落於臺東糖廠文化創意園區,申租糖廠裡原先放置糖的廢棄廠房,2002年成立至今的「 #卡塔文化工作室」以排灣族古語「有花紋的珠子」族語的正式稱法”qkata”而定名,執行長為排灣族人 #林秀慧老師,長期推動部落工藝文化的傳承。在工作室同學體驗琉璃珠燒製,向老師們學習珠紋的組合與意涵,以及了解製作工序與材料特性,互動言談之間排灣族文化知識便逐漸進入大家心中。
關於製作一顆自己的珠子,老師帶著你的手前進,我們能安心自在地進入製作者的視角,觀察玻璃燒熔後呈現的麥芽糖狀態,以及玻璃是如何透過堆疊與拉絲,在快速地滾動中生成眼睛、孔雀等圖紋。完成後的珠子放入香灰中使其穩定降溫,這與秀慧老師提到的古老琉璃珠傳說「請眾人捕捉各種不同的蜻蜓,取下複眼裝進簍子,混合木灰用木臼覆蓋」不謀而合,傳說不僅是前人的教導也是記錄,延續著製作面的智慧。
Day2:2021年4月7日
參觀鹿野移民村與日式建築 解說人:方伊靜小姐(龍田社區發展協會經理)
日治時期為了解決日本內部的農村問題與人口壓力,並同時進行殖民地的統治,故自治臺後便著手準備將日本農民移民至臺灣島上。1915年(大正4年),由台東製糖株式會社負責設立「鹿野移民村」,當初所築的道路仍沿用至今,但原先建設的公共設施與住宅僅剩「日式校長宿舍」、「鹿野托兒所」、「鹿野庄役場」、「邱雲海宅」,亦有後來於2015年重新復原的「#鹿野神社」。
另外,非常謝謝龍田蝴蝶保育協會的 #邱樹蘭老師 來為我們導覽,帶領我們走進社區,除了參訪目前現存的日治時期文化資產以外,也帶我們認識龍田社區(崑慈堂、阿榮柑仔店)。最後還很幸運地遇到全程參與鹿野區役場修復過程的 #李元和老師 來為我們解說,光這天早上就收穫滿滿!而在要離開龍田社區前,我們當然也當了一回觀光客,躺在綠色隧道上拍合照。
參觀關山舊火車站、關山天后宮、站長宿舍
往北走,我們來到關山鎮。車站周邊是整個小鎮最熱鬧的地方,街道井然地劃分出街區格局,老屋錯落其中,散步於此格外悠閒自在。關山舊名里壠,在日治時期,臺東製糖株式會社興建從臺東至里壠的鐵路,就此帶動這裡的發展。距離現在的車站不到兩百公尺處,即為 #關山舊火車站 之所在。舊火車站為臺東縣歷史建築,若是仔細觀察,會發現建築整體皆為木構造,只是在出入口外牆處,使用了洗石子裝飾,兩側房舍外牆為雨淋板樣式,曼薩爾式的屋頂,則為整體增添活潑感!
參觀池上五洲戲院、池上穀倉藝術館
池上鄉是稻田遍佈的美麗鄉間,2017年開幕的 #池上穀倉藝術館 更為此地匯集累積了藝術能量。藝術館為台灣好基金會所經營,與鄰近的 #多力米故事館 頗有淵源,訪問多力米(建興米廠)第四代梁小姐才得知穀倉改建後是以每月一元的方式委託基金會管理,她表示:「台灣好基金會付出很多,幫了池上很多忙!」社區間的連結萌發於多年來互助的善意,每年在「秋收稻穗藝術節」中有了具體的成果展現。
離多力米故事館幾分鐘路程的「#五洲戲院」就沒有幸運連接上這緊密的網絡關係。在六零年代興建的「五洲戲院」,因農事買賣發展及戰後退輔會的需求曾經歷繁華的時代見證,但隨著九零年代電視、錄影帶文化興起而沒落後,如今建築體只剩外觀可供辨識,內部早已荒廢。幾年前雖有社區動員重新彩繪視覺,現時也漸漸褪色、更顯滄桑。問起返鄉後在池上耕耘的多力米梁小姐,她表示自己對於這個戲院沒有任何回憶,也不知能做什麼。
參觀瑞舞丹大戲院、富里車站、富里教會
沿途,我們在已廢棄的關山「#中華大戲院」,和目前尚有經營者堅持保留的花蓮富里「#瑞舞丹大戲院」也曾停下腳步在建物前駐留,有感於封存歷史的建物一旦失去情感與記憶的連結,對於其文化「價值」便開始有了歧見。這是相當現實的狀況,或許也是我們在未來投入文化資產保存的領域中,需要務實思考的重要問題。
Day3:2021年4月8日
佳心舊社布農族石板屋與文化生態導覽 解說人:Salizan趙聰義老師(布農族在地青年)、Lo'oh Sako周平成老師(高山協作員)
我們來到 #八通關越嶺線 東段登山口(#瓦拉米步道),在布農族作家 #沙力浪(Salizan Takisvilainan)與花蓮縣文化局文化資產科 #陳孟莉科員 的帶領下,我們沿著古人開闢的步道緩步上行,途經山風駐在所、山風一號及二號吊橋等,沿途不僅可欣賞亞熱帶的植物,耳邊還不時傳來瀑布的嘈嘈流水聲、蟲鳴鳥叫聲,與自然景色在此交匯,呈現出拉庫拉庫溪豐富的自然生態。
抵達 #Istasipal石板家屋 已近下午1點。在用完午餐後,沙力浪便帶領大家進行入Istasipal石板家屋儀式。由於空間與人數的因素,家屋導覽分成兩組,Istasipal石板家由沙力浪負責,附屬石板屋則由陳孟莉負責。透過導覽得知,Istasipal石板家屋與附屬石板屋的建構與建材使用之差異。從規劃到重建的過程,團隊歷盡種種挑戰,其中包括傳統建屋工法與文化傳承的斷層、人力背運建材及法規限制等問題。這項計畫能在預期的時間内完成,實在不簡單。
參觀佳心舊部落Istasipal石板家屋 解說人:陳孟莉科員(花蓮縣文化局文化資產科)
Mai’Asang Qasin(#佳心聚落)Istasipal石板屋帶來的是當代族人追尋過去布農族人生活記憶的感動與連結,而歷經時代變遷仍保存至今的布農族傳統文化習俗亦反映了布農族人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其中最爲代表性Manaq tainga(#射耳祭),仍為布農人持續舉辦的祭儀之一。
Day4:2021年4月9日
參觀太巴塱祖屋 解說人:何玉蘭女士(祖屋繼承人)
來到阿美族 #太巴塱部落 花蓮縣光復鄉太巴塱kakita’an祖屋,Kakita’an家族傳人 #何玉蘭女士 向祖靈告知來意後,我們帶著一份尊敬的心,走進於2006年重建完成的祖屋。藤條交錯編織搭建而成的藤床嘎嘎響,屋頂的竹編襯板,搭上兩層相交錯的茅草屋頂,綿密地將雨擋在外頭。圍繞著溫熱的火塘,伴隨裊裊輕煙,何玉蘭阿嬤細說著太巴塱壯麗傳說,以及木柱的雕刻所代表的意義。Kakita’an祖屋作為過去部落議論公共事務與祭儀的神聖空間,雖然在1958年受溫妮颱風破壞而吹垮,但歷經了約40年的漫長歲月,Kakita’an家族後人把 #祖屋重建,更把祖靈請回祖屋。對部落來說今日祖屋的空間,不只是部落公共空間的重建,當中更承載了祖先的文化與精神。
參觀新社海梯田、新社岩棺 解說人:潘朝成老師(新社香蕉絲工坊執行長)
甫抵新社,我們下車走往噶瑪蘭文化展示中心後面,香蕉樹下的小台階,Bauki Angawn(#潘朝成)老師在那向我們揮手。風擺動香蕉樹的葉扇,這裡聽得到海浪拍擊岩石的聲音。Bauki Angaw老師用渾厚的聲音向我們簡介關於 #新社噶瑪蘭族群 的發展背景。1878年加禮宛戰役,原本生活在蘭陽平原的噶瑪蘭族人抵禦清國進犯失敗,倖存的被迫離開原本的家園。其中一群抵達Bakung(貓公,今花蓮豐濱鄉),在臨海的平緩海階落腳,形成 #新社部落。歷經戰役的族人隱沒自己的族群身份,藏身在阿美族之中。許多年來穿著阿美服飾,也學會阿美族語,視情況稱自己是阿美族、Kaliawan或噶瑪蘭。直到1987年11月23日趁著「新社岩棺」出借台北而舉行的「豐濱之夜」,噶瑪蘭的傳統歌舞重現世人面前,噶瑪蘭族人自此逐步找回集體認同,踏上族群復名運動。
#新社岩棺,是在東部沿海地帶發現的眾多巨石文化遺物之一,它之所以被稱作「岩棺」,始於考古學家基於分類的需求而做的命名,並不代表人和物件如何互動的事實。客觀來說,這是一個約略2×1×1公尺的帶凹槽的長方體,較長的兩側各有三根凸起,凹槽的底部有個貫穿的孔洞。「新社岩棺」在噶瑪蘭族人遷移自此地時就已經存在於此,最初發現的位置是在Lalaban山腰的田間。
據Bauki Angawn老師所述,對噶瑪蘭人來說岩棺承載重大的情感意義。即使現今無人確定最初的製造者和功能,對於在這裡生活的噶瑪蘭人,那是蘊含與土地—乃至於三千年前在此活動的先祖—之間的情感連結。過去,「新社岩棺」曾經險些被商人偷渡出國,後來閒置在鄉公所,1987年又被省立博物館(今國立臺灣博物館)借去展覽,然後在台北新公園(今二二八和平公園)一放就是27年。直到2014年台博館才正式將新社岩棺返還新社部落,Bauki Angawn認為這是一件重要的歷史事件,應當視為當代博物館回應歷史正義進行「文物返還」案例之一而被大眾認識。
繼續「找回文化」的進程,噶瑪蘭族的傳統工藝代表—#香蕉絲編織技術的重振和延續發展,也是文化復振工作的重要環節。砍下未開花的香蕉株,截取葉鞘組成的假莖並將它層層剝開。接著進入初步的處理,去除分割成帶狀的葉鞘的肉質部分,只留下薄薄一層纖維。迅速完成這些工作又不破壞纖維完整全賴熟練的刀工,腳踩住葉鞘一端,尋找一個足以支撐刀鋒與果皮表層的完美角度,一刀一刀地刮除。到這裡僅完成初步的材料製備,後續還有複雜的接線、捲線、整經倒紗,最後才能編織。即便過程繁複辛苦,族人並不想放棄香蕉絲,因為它就像梯田上的水稻耕作、土地上的古老遺物—新社岩棺一樣,是由族群的情感與認同串連起來景物,屬於噶瑪蘭。
成果貼文網址
臺東篇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589559264566974&id=425389030984009
鹿野篇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592811014241799&id=425389030984009
佳心篇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596147750574792&id=425389030984009
太巴塱篇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596160467240187&id=425389030984009
新社篇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599442080245359&id=425389030984009
{{ $t('FEZ003') }}2021-11-11
{{ $t('FEZ014') }}275760-09-13|
{{ $t('FEZ004') }}2024-09-13|
{{ $t('FEZ005')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