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計畫管理人|
計畫名稱:10G205-17高教深耕【校級】博班實驗室及北藝學
計畫分項:北藝大博班實驗室業務費執行
具體措施:辦理博班實驗性課程
執行單位:教學與學習中心
( 本文刊載於《藝游誌》電子報第29期/撰文:戲劇博士班二年級 李昱伶 )
北藝大之前身為藝術學院,在三十年前由蘆洲遷址至關渡,藝術學院這艘船揚起風帆在關渡靠岸,成了藝術大學。今年是北藝大「出蘆入關」的第三十年,北藝大從一艘漂泊的船逐漸長成一座城堡,吸引許多熱愛藝術的莘莘學子們在關渡山頭落腳。北藝大在專業分工的社會發展趨勢下,各院所的專業定位也更加明確。清晰的系所定位讓北藝大這幢城堡無論從哪一扇窗望出去,都能看見藝術創作的不同可能性。而本門「藝術跨域」課程,則讓各院所之博士生能透過課堂交流觀點,分享藝術創作的各種角度。
第一次上課側拍(攝影:蔡尹浩)
本學術專題以「藝術跨域」為核心主軸,由吳靜吉博士主持、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所長于國華副教授及教務長林劭仁教授共同規劃,對校內不分院所之博士生開放。為達「藝術跨域」的目標,本專題以「創造力知識」重新建立學習架構,並透過「異地教學」引導學生思考藝術落實於各場域中的可能性。吳靜吉博士自各種藝術形式應用於跨界合作、地方創生、商業應用之案例,歸納統整出創造力知識可分為「4P」及「4C」,課程設計扣緊此兩大重點。「4P」指的是:創意人(Person)、壓力/環境(Press/Place)、歷程(Process)以及產物(Product)。「4C」則是:大C(big creativity)改變人類文明或生活方式的創造、專業C(pro creativity)專業領域中的創意表現、小C(little creativity)解決生活中遭遇的難題或挑戰的小創意、迷你C(mini creativity)為個人從體驗或經歷事件中的頓悟和領略,是前所未有的新穎詮釋,具有意義的,也可以說是sense making / takeaways。(註:4P與4C說明引自吳博士之課堂簡報)異地教學的部分,本專題安排了兩次:10月2、3日至宜蘭傳藝中心以及11月6、7日至南投埔里展顏山居,傳藝中心執行長羅欣怡、以及展顏山居負責人廖嘉展、顏新珠夫婦,分享在推動「文化創意」及「地方創生」上的實務經驗,本文將把異地教學的分享放在4P中的「環境」來討論。
宜蘭傳藝校外參訪側拍(攝影:蔡尹浩)
三位老師期許選課的博士生能成為英雄,將此專題定義為「英雄之旅」。我在讀大學時有位教授修辭學的老師,她給我們的畢業祝福即是:成為你生命裡的英雄。這句話從此成了我的座右銘,課程以此為名更引起了我的好奇。上完這門課,我感覺真正的英雄是有能力幫助別人成為更好的自己。因為三位老師的足智、親和與慷慨,才讓城堡內的門扇層層打開、讓不同藝術專長的博士生能相遇,並點燃我們的學習熱情。正因我們能「玩」在一起,才能由此激發對生命、藝術的想像與創意。本文將以吳博士歸納提出的創造力知識「4P」與讀者分享本門課程之進行方式,如何激發學生們在「4C」上的創造潛力。
一、4P
(一)創意人
本期專題課程共有十四名博士生選修,成員專業分佈如下:四位音樂所、一位美術所、一位戲劇所、一位舞蹈所,文化資產與藝術創新博士班最多共有七位。修課學生皆非全職學生,職業別以國小、國中、高中、大學老師佔最多,亦有心理諮商師、民意代表、公務員及基金會總監,學生多元的工作背景及學習經歷能與課程內容相呼應,也能在課堂交流時激盪出火花。關於藝術如何介入社會議題、如何讓藝術融入於生活都是很大的提問,就像是一個孩子望著一頭大象,無法一眼看得完全。透過與不同背景的同學討論議題,便會像有人看到大象的腳、有人看到大象的鼻子、有人看到大象的耳朵一樣,藉由每人觀察角度的不同,進而勾勒出大象的樣子。創意的起點,正是不同專業的人彼此交流。
(二)壓力/環境
異地教學是很生動有趣的學習經驗,但緊湊的行程安排與密集的小組討論,讓它既有趣也產生適度的學習壓力。而異地教學的環境「宜蘭傳藝中心」與「展顏山居」則讓博士生能在實地參訪的過程中,觀察「文化創生」及「地方創生」的概念如何在場域中落實。
埔里桃米校外參訪課程討論側拍(攝影:蔡尹浩)
(三)歷程
本期專題共計上課六次並需繳交六份作業。首堂課上以陳愷璜校長的講座「從出蘆入關到四十不惑:北藝大的定位、發展與責任」揭示課程目標,第二及三次上課為異地教學,第四、五次之課程內容為每小組需思考藝術能解決哪些社會問題,並據此設計一份跨領域合作的藝術計畫作為最後一份作業。作業不少但每一份都很有趣,例如:個人生命年表、分享最喜歡的藝術作品、視為良師益友的藝術家或專家、分享最喜歡的一本書等等。這些問題能幫助學生整理生命經驗,進而更加了解自己是誰,並透過課堂上的作業分享,快速地增進彼此間的認識與了解。
(四)產物
作業六是學生們以創業計畫、博論方向或政策規畫為發想方向完成的計畫書,在兩次課堂上的討論修改後,最後在校長出席的發表會上呈現,當是本專題課程最重要的學習成果。但除了這六份作業外,對於學生而言最重要的「學習成果」應該是在友善、輕鬆的環境裡認識不同領域的文化藝術工作者,不僅打開視野,也為未來合作種下無限的可能性。
二、4P與4C
本專題課程中的4C能力透過六次的作業來鍛鍊,並在「大C(big creativity)改變人類文明或生活方式的創造」的脈絡下,自林會承教授的跨域講座了解有形文化資產的考察、探勘、保存與人類文明間的關係。繳交的六份作業中,則以生命年表最讓我印象深刻。
「英雄之旅」這個課程名稱氣勢磅薄到令人覺得害羞,以致於我在選課之前不斷和所上助教確認選課資格,擔心自己不是當英雄的料。于國華老師在第二次上課時援引了神話學大師Joseph Campbell喬瑟夫•坎伯的《千面英雄》解釋「英雄之旅」的意義。于老師反覆提到「入世的智慧」,「入世」即是「上路」的意思,鼓勵我們帶著藝術專業往有社會問題的地方前進。在關渡山頭快樂讀書的我們,要有將藝術帶下山的勇氣。所謂「英雄」就是敢踏上征途的人,他的成長會經歷十二個階段:1.平凡世界2.歷險的召喚3.拒絕召喚4.遇上師傅5.跨越第一道門檻6.試煉,盟友,敵人7.進逼洞穴最深處8.苦難折磨9.獎賞10.回歸之路11.復甦12.成功歸返。「英雄之旅」的概念不僅成為好萊塢編劇的經典參考範本,也成為心理學及自我成長上的重要探索工具。其中苦難折磨的階段被比喻為鯨魚之腹,無底的黑暗正是子宮的原型。如果受苦的人能衝破濃稠的絕望感,那絕望反而能成為滋養他的羊水,賦予他新生,助他一臂之力蛻變成凱旋而歸的英雄。藝術創作最重要的是鼓起勇氣面對自己,才能讓別人從自己的創作裡感受到生命力。因此對我而言,印象最深的作業便是個人生命年表。對於生命裡或好或壞的經驗我都記得很清楚,但我從沒想過要怎麼將它們說給別人聽,長久以來我都把這些事情當成神寫給我的咒語,我認為這些咒語只對我有法力。但當我們在宜蘭的民宿裡圍成一圈開始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時,赫然發現原來我的咒語對別人有法力、而別人的咒語對我而言也產生了效應。那一夜,我們產生了美好的共振,這份作業是英雄之旅完美的起點。
「英雄之旅」是北藝大首次開辦的跨域專題課程,謝謝學校搭建了這艘航空母鑑,讓我們每組都能擁有一架鑑載機。
課程側拍(攝影:蔡尹浩)
埔里桃米校外參訪側拍(攝影:蔡尹浩)
北藝大秉持「立足關渡,放眼國際」的精神,同時擁有音樂、美術、戲劇、舞蹈、文化資源等五大藝術文化領域學院的博士班。為培養獨立研究與思考的高階人才,促成創造力與域外思考的實踐,並增進不同學門師生深度跨領域對話,於是構想為博士生建立更多元的跨學門學術交流平台,自110學年度第1學期邀請藝術文化重要議題學者,開辦博士班跨域實驗性選修課程──「英雄之旅:藝術跨域學術專題」。
「英雄之旅:藝術跨域學術專題」由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林劭仁教授及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于國華所長共同開課,另特別邀請吳靜吉教授擔任課程顧問,一同參與課程與教學設計,利用部分週六、日時間,於校內外場域展開豐富多元且創新充實的集中式課程。期望引導學生思考並探討藝術可以解決的、融入教學的、研究的、形成服務方案的臺灣社會、文化、政治、科技、教育等議題,建立個人和團隊學習成長的「創意導向」和「資源導向」的跨領域人際網絡,精進本校博士生學術生涯的研究能量。
{{ $t('FEZ003') }}2021-11-01
{{ $t('FEZ014') }}275760-09-13|
{{ $t('FEZ004') }}2024-09-11|
{{ $t('FEZ005') }}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