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計畫管理人|
計畫名稱:08G205-20高教深耕【校級計畫三】
計畫分項:08G205-20-5「身體書寫v.s紙本舞蹈」舞蹈學院與人文學院課程計畫
具體措施:08G205-20-5「身體書寫v.s紙本舞蹈」舞蹈學院與人文學院課程計畫
本計畫由人文學院、舞蹈學院老師引領學生共同進入一個田野,藉由台灣地區的文化調查,各自提問、探究,反思自身的社會位置及條件。田調結束後,學生於課堂中的回饋展現了他們關注的視角各有不同,在萬華地區地走訪經驗,使得他們開始深入思考許多在這塊我們所生長的土地中,早已存在,卻在日復一日的日常中,被經驗消化、被時間給稀釋的重要議題,如:社會面的,後殖民文化的多元包容特性、本土文化逐漸被國際化商業模式侵蝕、現代化都市的集體慾望中,忽視或者「汰換」掉的文化財產;生活中的藝術美感面的,當地勞動百姓的身體特質、庶民聲音的記憶、宗教文化所衍伸的特殊美感;甚至是人文面的,對「異己」的倫理、遊民的主體性、特種行業的生命故事等等。可見因本計畫所發生的經歷對於師生而言,不僅是生活感覺結構的重新開啟,也是在專研自身專業時,能終於嚴肅正視這我們所處的社會,免於閉門造居,慣於被整理過、理論化的文本知識所豢養,是對環境關懷的聚焦思索契機。
幾乎所有田調者都是揹著自己的問題,去聆聽他人的故事的,其中不免遇書寫他人故事的道德限度、與他人建立關係時,如何不只是單向的故事供應關係?自己如何不將他人矮化成素材?等田調實務中,田調者的自我質疑,尤其是創作者以「取材」為本意,進入田野調查時,這些議題更為嚴肅而顯著。身為擁有公開發表、藝術表達發語權的創作者,在面對
於主題對象的「關係」間,尤其萬分不得苟且,對年輕創作者來說,實為忐忑。
此類倫理的曖昧限度的推敲,全憑田調者的經驗,也只能透過實際展開行動,才得以累積的。本計畫由具備多年田調經驗的顧玉玲老師帶領學生共同執行,其中不斷迫問創作者於田調與作品中的位置與姿態,使學生逐漸釐清自我的價值觀、自身對待創作本身、藝術創作與社會中的實踐力,等同以多年累積的創作方法論,與學生們共同爭辯創作者進入田野參與,人我關係間,如何是協同而非掠奪?
更甚,進入創作期之後,納入更多專業表現媒材的細膩斟酌,為提煉「如何在行動中反思,不同藝術載體之間的涵容與妥協、爭辯與重建,以藝術再現回饋田野經驗的滋養」的問題意識,本計畫花了大量時間,師生共同實行以身體的、人文的思維出發,嘗試製作多種媒材(如:影像製作、劇場獨劇、身體表演、虛構與非虛構書寫等,為的是提煉出跨領域實踐中,以創作養成背景出發的「概念」,而非只是各自待在自我熟習的媒材劃界中,各自創作,再拼貼而成的作品呈現。一方面,這得依靠創作者對突破自我舒適圈的強烈慾望、理解不同載體的求知慾,另一方面,也是由於本課程含括不同專業訓練之五系師生才得以達成。
總體來說,本課程著重「經驗」的養成,師生皆在課堂以外花費大量時間共同相處、共同討論、共同研討。對師生來說,都是難能可貴的經驗,以教師來說,如何搭建一個良好的溝通場域、誘發學生的參與感、發現每位學生所擅長的特質,等諸多教學技巧,都比一般課堂來得更具挑戰,甚至,老師們也得面對較不擅長的媒材,並給予學生不只是觀眾面的建議,以學生來說,得在自己有限的創作經驗中,萃取出最精華的部分和其他專業接觸、從最基本開始學習「合作」與「溝通」面的創作技術,也得不斷試探、破壞自我的邊界與主觀美感,以求相遇更寬廣的創作可能。在種種困難與不舒適中,反映了師生們對於創作的熱忱與對更高境界創作的信仰,相信若繼續帶著此種初心,往後,能為藝術環境帶來強勁有生命了的一股能量。
{{ $t('FEZ003') }}2019-12-05
{{ $t('FEZ014') }}275760-09-13|
{{ $t('FEZ004') }}2024-09-12|
{{ $t('FEZ005')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