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教務處|
圖1、吳岱融副教授與談側影。(攝影/陳御辰)
「在藝術大學中,要怎麼執行藝術教育?」講座以1970-80年代藝術與教育開創的可能性為對談開端,藉以德國藝術家波伊斯(Joseph Beuys)曾述「教學是我最偉大的藝術作品(Teaching is my greatest work of art.)」作為對談楔子。《當教學成為形式:一個教育性藝術計畫的生成與反響》(以下簡稱《當教學成為形式》)作者吳岱融,試圖以「教學成為某種形式的藝術創作」為自身教學命題,思索並尋找最貼近之概念,透過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學生共同執行之教育性藝術計畫「義家藝館」,整理為期八年(2014-2021年)藝術實踐之歷程成果,企圖從中提取一種「方法」,在不斷滾動及調整的教學中,嘗試在當代教育中走出新路徑。
吳岱融老師透過《當教學成為形式》向瑞士藝術家哈洛.史澤曼(Harald Szeemann)的策展實踐「住在你的腦袋:當態度成為形式(作品-觀念-歷程-情境-資訊)」致敬,藉由「以歷程為主」(process-based)的方式記錄並梳理藝術實踐,本次於2023台北國際書展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副教授蘇瑤華的對談,更呼應史澤曼當時對於展覽之命題,以五個關鍵字「課程-創作-駐地-關係-情境」,分享於新北市三峽臺北榮民之家的教育性藝術計畫。
針對該計畫的課程安排,吳岱融分享「義家藝館」於2014年起的前置、關係締結與維繫,持續到2016年田調資料與執行概念更加成形,並在每一年進行課程調整甚至推翻,2021年疫情之際,甚至挑戰了別於靜態線上展的形式,短時間內完成了線上互動規劃,書中詳盡記錄為期八年的藝術實踐及翻轉歷程。吳岱融表示,課程的推動與支持,是讓計畫長期推動之關鍵。蘇瑤華說明,此藝術實踐讓課程有著「別於日常」的表現,非教室、非制式學習的體驗,在「義家藝館」中可見藝術實踐與課程交融之共構樣貌。
2018年,吳岱融與蘇瑤華共譯了《社會參與藝術的十個關鍵概念》一書,原著作者Pablo Helguera所整理有關社會參與藝術(Socially engaged art)概念及相關案例是「義家藝館」實踐的鋪陳,吳岱融認為,「社會參與藝術對於創作者的意義在於提供真實的現場,且讓創作者、藝術家教師(artist-teacher)更進一步思考如何與人建立關係並開啟溝通的機會」。
圖2、蘇瑤華老師與談側影。(攝影/陳御辰)
學生(藝術家教師)於臺北榮民之家的實地駐地經驗,吳岱融認為是讓原本創作僅照映在個人經驗的年輕藝術家們,有「返回日常」的機會,包含與園區內反共義士長者的共寫、共創,甚至到面臨別離、生命變故等,都成為藝術家教師的創作挑戰。這些創作過程中,或大或小、附加性的發展,亦為珍貴的「隱藏式課程」(hidden curriculum)內容,同時是世代共創的軌跡。
蘇瑤華表示,《當教學成為形式》一書在雜沓的田調、藝術實踐現場中,串成三個層面,首先是第一現場的試圖摘錄,包含學生第一手的藝術家日誌紀錄、田野資料等;第二層面,除了文字梳整,該計畫更透過網頁連結對照,開啟了另一種詮釋與閱讀時空;第三層面是深入的學術論述與書寫,展現教育性藝術計畫之思維脈絡。
圖3、講座後合影。左起:北藝大出版中心于善祿主任、北藝大李葭儀副校長、臺師大蘇瑤華副教授、北藝大吳岱融副教授(作者)、北藝大于國華研發長。(攝影/陳御辰)
教師、學生(藝術家教師)與反共義士在榮民之家的情境中所建立的關係,書中文字細膩地記錄著,看見長者從被動拒絕到信任支持,長時間情感累積串流、共融了不同世代對於事件與議題的詮釋,如蘇瑤華所述「這是一場青春與歷史的相遇」。講座主持人于善祿主任特別於講座最後一一道出參與「義家藝館」教育性藝術計畫的十二位反共義士姓名,如珍珠滴滴落盤的聲響串聯了講者、讀者、聽者與書中淬煉3000多天的教育性藝術計畫,那些現場道不盡的故事點滴,以及邁入第十年的「義家藝館」更為讀者所期待。
【講座資訊】
2023年2月3日 12:30-13:15
國立大學出版社聯展講座區
與談:
吳岱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所副教授)
蘇瑤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副教授)
《當教學成為形式:一個教育性藝術計畫的生成與反響》
吳岱融著
ISBN 978-626-95235-7-3
2022年4月出版
撰者
張書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博士生、獨立藝術教育工作者、藝術創作者,致力於體制外各族群藝術創作之推廣,含兒童、青少年、美術館教育、樂齡、安寧病房、特殊生等。
{{ $t('FEZ003') }}2024-01-23
{{ $t('FEZ014') }}275760-09-13|
{{ $t('FEZ004') }}2024-09-12|
{{ $t('FEZ005')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