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國際事務處|
2023年跨文化合作課程以「保護」(protection)為主題,在蘇黎世和台北兩地進行,並由24名來自不同國家和背景的學生及16位從本校、蘇黎世藝術大學、倫敦藝術大學及香港浸會大學教師參與課程。
學生透過探索及跨越不同文化領域的「保護」概念,產生發人深省的表達方式和細緻入微的解讀。「保護」概念一方面可以喚起安全、復原力和身份的概念,也可以反映人與自然的關係,強調保護地球及其資源的必要性。此外,此計劃的參與者利用各種媒介來審視當代背景下的保護概念,解決移民、性別不平等、政治等社會和環境退化問題。參與者挑戰傳統觀念,引發關於「脆弱性」的討論。透過不同的文化視角,對保護進行藝術探索,不僅提供創造性的敘事,並且促使人們反思人類對安全、庇護所的內在渴望,並進一步保護自身所珍惜的東西。
▲ 跨文化合作課程於台北進行為期11週的密集研修課程。
在台灣的課程,另外規劃了為期1週赴台東蘭嶼進行田野旅行、移地教學,以「多元族群視野」、「自然和文化共生」為主軸,參訪位於臺東的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杵音文化合唱團、希巨.蘇飛工作室、富岡地質公園。另也前往蘭嶼交流學習,認識達悟人的喪葬祭儀、海洋知識以及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傳統智慧,並了解核廢料處理與原住民文化智慧財產權等當代議題。
透過課程實地走讀、專家講座與手作體驗,學生除了欣賞東臺灣秀麗壯闊的山海地貌,亦領略原住民族群多元紛呈的人文景觀。
▲ (左圖)郭子雄和高淑娟老師教學阿美歌謠及舞蹈,同學也體驗穿著傳統服飾。(右圖)阿美族藝術家希巨.蘇菲介紹作品和創作理念,並帶領我們參觀都蘭糖廠。
▲ (左圖)跟隨椰油社區發展協會王桂清老師走訪海蝕洞五孔洞,學習潮間帶知識。(右圖)董恩慈老師與來自蘭嶼六個村落的匠師介紹拼板舟的建材原料、製作工序、造型規制,以及航行方式。
在課程的最後,學生於11月24日、25日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舉辦為期兩天成果展,以「EXCHANGING PROTECTION – PROTECTING EXCHANGE」為題,展出8件作品。作品內容涵蓋了參與學生在台灣超過2個月以來對社會、文化、生活的觀察,也包含了於台東、蘭嶼移地採集的成果,透過不同國籍和文化背景的討論和碰撞,發展出創新的創作視角,從不同觀點呈現跨文化性的藝術實驗,提高觀眾的自我意識外,亦讓觀眾進一步對環境、社會與自我之間進行反思。
▲ 成果展「EXCHANGING PROTECTION – PROTECTING EXCHANGE」主視覺。
▲ (左圖)成果展作品“What’s in my Name?”。(右圖)成果展作品“抄送元景觀:謹慎共存 Cc Metascape: Careful Coexistence”。
▲ (左圖)成果展作品“欢迎觀臨”。(右圖)成果展作品“大木一人,木棚三友”。
▲ (左圖)成果展作品“Polypulse脉搏三重奏”。(右圖)成果展作品“生活的痕跡 - living traces”。
2023年跨文化合作課程讓參與師生透過歐洲及亞洲的歷史脈絡、哲學、藝術和語言的不同見解、文化發展、全球化現象和當代文化,了解到社會、政治、經濟、生活及環境等不同議題,亦透過跨文化與跨領域學科的藝術實驗,實踐並呈現對公共議題探討的多樣性面貌,進而讓參與者在過程中提高對文化、環境、認同、個人發展及自我意識的敏感度與再思考,培養及豐富參與學生的創作及對議題的問題意識與解決能力。
{{ $t('FEZ012') }}
{{ $t('FEZ003') }}2024-01-16
{{ $t('FEZ014') }}275760-09-13|
{{ $t('FEZ004') }}2025-01-15|
{{ $t('FEZ005')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