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深耕辦公室|
高教深耕計畫 音樂學院傳統音樂學系「日本移地教學」
時間:2019/11/08-11/11
參訪地點:奈良博物館
YAMAHA INNOVATION ROAD
濱松樂器博物館
主講人:實踐大學音樂系主任 宋正宏
臺北藝術大學傳音系 魏心怡
一、參訪目的
2019年4⽉30⽇,明仁天皇退位。同年的5月1⽇,德仁天皇上位,年號由「平成」改為「令和」。為慶祝新任天皇上位,正倉院展出許 多特別的文物,有樂器、
瓷器、字畫等多種型態。最令人注目的有〈螺鈿紫檀五弦琵琶〉、〈金銀平文琴〉、〈國家珍寶帳〉、〈平螺鈿貝八角鏡〉等多項鮮少展出的文物,
展區分別在東京国立博物館、奈良国立 博物館,但礙於展期和行程規劃,本次參訪僅能參觀位於奈良的展區, 並在隔日前往浜松參觀Yamaha株式会社本社和浜松楽器博物館。
博物 館和樂器博物館並非是日本的專利,在臺灣也有諸如此類的研究單位, 所以希望透過本次的參訪,
深度理解他國在對於文物和樂器的研究與展設方式,盼能透過解構此脈絡,找尋能增進台灣樂器典藏與設展的新道路。
邂逅,與古人的跨世紀對談——金銀瓶文琴在奈良博物館
金銀平文琴,琴名來自其製作工藝,即以金銀片在琴上裝飾紋樣,其後髹漆數層,再加以研磨出花紋,
使其花紋高出琴面,即為平文。古琴具有幾千年的歷史
,在千年歷史文化的洗滌薰陶下,蘊藏了豐厚的文化底蘊。其音色渾厚,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而唐代工藝師以其鬼斧神工的技藝,
打造了如此絢爛多彩的紋樣於金銀平文琴上,讓古琴這一典雅的樂器更添光彩。
琴文在音 蕩滌耶心
雖有正性 其感亦深
存雅卻鄭 浮心是禁
條暢和正 樂而不謠
琴背面刻著幾行字,由此可知,琴已然不再被視為一種樂器,同時有洗滌心靈、教化人心之用,
讓琴的境界更升一個層次。琴既不是膚淺、
一般俗物,況且重視雅緻,又何故裝飾如此絢爛?如此一來,不免喧賓奪主,讓人不禁懷疑,如此燦爛奪目的金銀平文琴,
最初真的是以彈奏為目的而製?還是說,只是作為禮器贈予天皇呢?
篳路藍縷只為更好地回饋社會——YAMAHA INNOVATION ROAD
展館外觀
第一展示區——三代小提琴
展區的左側牆壁上是各個樂器零件、製作工藝的具體介紹。若只是單單看到一隻小號或是一隻長笛,是絕對想不到眼前這一樂器竟背負了如此多大大小小的零件。
且每一部分都必不可少,不可小覷。每一項樂器的製作工藝、零件材料、放置位置...,
如此細微末節的事都決定了樂器整體的音響效果、形制形狀等。
薩克斯風零件
小提琴零件
長笛零件
小號零件
法國號零件
小號末端以水凍結彎曲代替鋼珠填充彎曲,如此便極大程度上降低了鋼珠造成管子變形,從而使得音色也更佳;
小號管身製作過程示意圖
鋼琴琴弦是交叉放置或平行放置也決定了鋼琴所要承受的壓力,以及各零件的材料配製;響板上木紋斜切角度、
方向,以及木材是自然風乾或人工風乾皆決定了是否能製出一架好鋼琴。
交叉放置的琴弦,抗壓程度更強
由此可見,大到一塊響板,小至一顆螺絲,兩者之間看似獨立無奇,卻各自有其背景,
且環環相扣,關係緊密。成大事者,不僅要注意細節,還要顧全大局。
鋼琴各部位木頭切割技術
鋼琴親身漆色標準
「駐足地方,放眼世界」這是YAMAHA這個產業成功的原因之一。在場館盡頭,有一張YAMAHA公司的創業地圖。眾所皆知,鋼琴發明於歐洲國家,
那麼日本第一台鋼琴出自何人之手呢?他又有何能力可以製作出鋼琴如此精密的樂器呢?
YAMAHA INNOVATION ROAD MAP
濱松樂器博物館
進入館內,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套金碧輝煌的柬埔寨樂器。無一不透露出雍容華貴。向左邊望去,伴隨著成千上百件樂器投射入眼簾,
燈光投射在金光閃閃的東南亞樂器上,折射出更耀眼的光芒。首先看到的是一套完整銅製的甘美朗樂器,走到這一區域的盡頭,則是一套竹製的甘美朗樂器。
當我在往後前進時左手邊有一片編鐘、編罄,定睛一看卻發是日本、韓國樂器。不得不說中國千年來的文化影響的確很深遠!
接著,步入了樓下的樂器區域,宋老師也開始滔滔不絕的解說。每一個樂器在時間的長河中,在各地文化的薰陶下都譜寫出了各自的歷史
各種奇特形制、特殊的樂器
令人疑惑的是,除了所謂「標準」的樂器,無論是在市面上,抑或是民間,為何我們都很少看到博物館所陳列的一系列樂器?這種現象相較於東方在歐洲音樂樂器文化中顯得尤為明顯。
近年來,隨著資訊科技地迅猛發展。資訊的傳遞更加迅速,主流音樂趁著這股潮流席捲世界的同時,衝擊地方音樂文化、邊緣文化,使其殘破不堪。
儘管世界各地都受其影響,近幾十年來,有識人士興起,開始傳統音樂、地方音樂的收集、保存。讓台灣的傳統音樂在邊緣的音樂文化瀕臨絕境的大潮流下,
不至於消失殆盡。然而,當我們提到歐洲樂器,首先浮現腦海的必定是管絃樂團裡的樂器,難道這就是歐洲音樂嗎?必然不是。至於為何會落得如此境地,
主流文化衝擊在所難免,未及時修補亦是一大原因,最重要的想必是樂器多元性保存意識不足。在傳統音樂亦漸趨沒落的台灣社會,也應以此為戒,其保存固然重要,如何和現今社會共存也是我們需要思考的。
響板極其華美的鋼琴
日本雅樂樂隊編制
{{ $t('FEZ003') }}2019-11-28
{{ $t('FEZ014') }}9999-12-31|
{{ $t('FEZ004') }}2024-01-15|
{{ $t('FEZ005') }}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