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深耕辦公室|
高教深耕計畫 音樂學院傳統音樂學系 專題系列演講《Bamboo Bridges—Tuning and Terroir in Balinese Traditional Performing Arts》
時間:2019/09/30 13:30-15:10
地點:音樂系二館 M2205
主講人: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教授兼亞太音樂中心主任
Made Mantle Hood
Made Hood在開場如此描述這個主題:「Bamboo Bridge並非是一座真實的橋,而是我們透過歷史錄音可以找到的、連接現在和過去的橋梁。」
Made的開場從認識大家開始,接著從峇里島的音樂切入,開始說明兩個主題——「Vocality」和「terroir(音譯類似『鐵話』)」,前者意思類似於「樂器人聲化」,後者則是指「對一個地方的感覺,從而造就不同的風格」,這兩個詞看起來有些艱澀,但Made說他的主旨在於如何帶著理性、批判的思考來聆聽歷史錄音,而上述的兩個術語其實只是一種途徑。
首先是Vocality,指的是每一個人聲都有他的意義,例如:哭、笑,這些表情和語言會形成各種意義,而這些意義可以被投射到器樂上,就是用樂器來表達各種含意。與之相關的是Tamporality,指的是時間性的觀察,例如我們可以去聽歷史錄音,就像一個時光膠囊被打開來,我們可以得知之前的音樂和現在的差別。為了要實踐這個理論,Made給我們聽了三段Suling(類似篳篥)錄音,分別是以前的單人配合人聲、現在的大樂團形式和一段由現代作曲家所編寫的樂曲。再比較早的錄音我們聽到了就是是只屬於峇里島當地的風格。而後隨著外國文化逐漸進入,當地的人們開始接受並習慣了外來的音樂,當地的音樂開始改變,直到現在才開始回溯為什麼音樂會變成這樣。這時候歷史錄音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可以讓我們得知歷史是如何演變至今的。
接著到了Terroir,這個詞來自法文,指的是對於一個地方的概念,舉例來說各地的中文雖然都是中文,但香港人和台灣人講起來的感覺卻不一樣,「鐵話」就是這個意思,這個詞其實來自紅酒,是用來描述各地的風土的。最後,Made講到了甘美朗工廠的調音,他秀出了一張有著許多竹筒的照片,竹筒裡面放的就是每一個村落的調音設備,光是照片上的就有七八個,而這也是Terroir的一種體現。他開玩笑的舉例今天一群人每個人都用一種音調調音,幾代過後這群人就完全的不一樣了,而且無法再一起演奏,就會形成各自的「風土」,形成多樣性,他還特意給我們看了每個村莊的頻譜圖和錄音。但是近年來這樣的多樣性正在逐漸流失,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外來「入侵」的音樂改變,同時各地村莊的調音方式也正在統一化。
Made認為:我們應該要訓練自己的耳朵來接受音樂的多樣性,尤其當我們在聽流行音樂的時候,要思考它其中所蘊含的強大力量,由於它是很難被忽略、不去接受的,我們不可以輕忽它對於音樂多樣性的影響。
如果當一切統一都是一個定論,那我們保存這些多樣性的目的是什麼?或者說,當我們成功保存下來了又能做些什麼?難道只能被應用在學術的象牙塔裡嗎?這時候Made說了一句很有趣的話:「我們要去學習他們的調音方式,然後創造出新的、符合當前時代的挑音方式。」說實話,在台灣傳統音樂發展備受阻礙的當下,或許這就是新的生存之道!
{{ $t('FEZ003') }}2019-11-28
{{ $t('FEZ014') }}9999-12-31|
{{ $t('FEZ004') }}2024-01-15|
{{ $t('FEZ005') }}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