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1') }}舞蹈學院、人文學院
{{ $t('FEZ002') }}計畫管理人|
計畫名稱:08G205-20高教深耕【校級計畫三】
計畫分項:08G205-20-5「身體書寫v.s紙本舞蹈」舞蹈學院與人文學院課程計畫
具體措施:08G205-20-5「身體書寫v.s紙本舞蹈」舞蹈學院與人文學院課程計畫
本課程是為舞蹈學院、人文學院共同開設的跨領域實驗課程,聚焦於專業成熟的學生對其創作的突破與覺察。
本計畫課程,於選課結束後,已匯集了5系學生參與,為多系專業人才匯集、交流的開放平台。成果細節如下:
1.創新課程模組設計:
學期初期,為使初、高階語言表達與初、高階身體表達之學生,皆能於課堂中有所收穫,兩系老師共同設計一系列同時能使初階學生開發其身體(語言)本質、高階學生覺察自身媒材使用侷限與慣性之課程引導。
而後,進入田野調查階段,則著重同時具備實地踏訪、文化理解,並以此開啟學生對社會議題之思辨能力此種田調實作面之教學,以及以田調資源進行創作表達,甚至以創作作為一種文化保留行動的可能,此種創作面的深入思索。
最後,進入作品製作階段,則著重文字、影像、肢體等多種媒材的實務,以及多方專業背景師生之深入交融與互惠。
在此創新課程模組的執行過程,多次因應學生回饋調整擴充,師生皆因此收穫頗豐。
*舞蹈學院何曉玫院長、人文學院顧玉玲老師,正與學生討論課程安排調整。
2.專業精進
過程中,各系師生皆逐漸萃取其熟練專業中,非表面操作技巧,而是更為抽象而深入的「養成觀念」,並與同儕相互參照‘。並且從中瞭解、突破其擅長媒材的慣性,開發更多元的專業想像。
*學生正操演同時為口語表達與肢體表達開發所設計的訓練模組
3.媒材表達能力提升
整體而言,學生的口語表達、肢體展現、議題思索、創作開放性皆有顯著提升。
4.專業相關作品實作
兩系學生因課程共同操演了舞蹈影像製作實務、影像與表演的結合、獨立編舞、即興演出等多種舞蹈專業表現方法,與田野調查實作、虛構寫作、計畫書寫作、文案概念統整等文字應用。
3.田野調查實作與周邊演講
透過以社會議題為軸的作品創作,使學生理解創作不單單只是藝術上的實踐,而成為一種能夠保留文化資產的社會行動,觸發學生的對台灣本土社會現況之審思,以及將其轉化成創作的想像。同時,也與校內各課程中,以游擊的方式
舉行多場相關演講(請單如計畫書內容),開放各系學生參與,作為課程內容之擴充。
*長期深耕於「混藝田野調查」課程田調地區——台北萬華的劇團「曉劇場」的講座,同學們藉此吸收許多創作經驗與社會觀察的心得。
*師生聆聽龍山寺周邊導覽,瞭解其歷史與文化特色
{{ $t('FEZ003') }}2019-12-03
{{ $t('FEZ014') }}9999-12-31|
{{ $t('FEZ005') }}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