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種?外來種?我們屬於哪一種?我們從哪裡來?又會在哪裡相遇?而誰又會生存到最後一刻?北藝大戲劇學院2019夏季公演《物種起源》,5月24日至6月2日將於北藝大展演藝術中心戲劇廳奧妙開演。
此次戲劇主題《物種起源》根據達爾文《物種起源》一書,帶觀眾探討生物從哪裡來,也融入十三位演員的生活經歷,如同交響曲,每位演員輪流主演,而其他人則配合演出及配樂,甚至於劇中大唱自創rap,相輔相成完成此戲劇作品。《物種起源》詮釋生物的演化,而這些同時也可能是出現在你我家族間的故事,由指導老師王嘉明重新編導,並與原書中的內容作連結,延伸探討相關議題。
《物種起源》根據達爾文物種起源一書,帶觀眾探討生物的奧妙。(北藝大戲劇提供)
王嘉明表示:「劇場是非常好玩的,拋開現代人日常所使用的手機、電視螢幕,劇場能看見活體在觀眾面前走來走去就是一件有趣、有意義的事。」《物種起源》並非以人類為中心,它以生態、環保為切入點,重新關心周遭環境,希望給予觀眾新觀點並與人事物建立一個新關係。
導演避免教條式呈現《物種起源》,利用出奇不意的引導方式,帶出演員整體的戲劇表演,讓演員在排演的同時也隨時正在摸索《物種起源》所帶來的意涵,他認為這樣能夠給予觀眾更大的想像空間。大至幾千萬年前,小至演員個人內心描述,希望利用這樣大小懸殊的對比,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感動,期許演員都成為一位創作者,不只單方面演出故事,而是將自己也放入整個戲劇中。
導演王嘉明表示《物種起源》以生態、環保為切入點,重新關心周遭環境。(陳晏萱攝)
演員周安迪分享道,雖然部分故事素材來自於演員本身,但在演出時並不認為正在詮釋自己,更將整部戲比喻做合奏樂器,偶爾當主旋律,偶爾則是當伴奏相互配合著。由於他本身的主修是導演而非戲劇,在排戲當中觀察導演王嘉明的引導方式,顛覆了過去所學的內容。他驚覺許多事情並非是一體兩面,如同戲劇表演,並不只有外放或內斂,中間其實存在著許多不同的表現方式,需要自己去思考、揣摩。
演員羅沛育也說:「一開始會不懂為甚麼導演要出這些天馬行空的作業給我們,但到後來某天我們就會突然發現這樣安排的用意和他所要表達的了。」
由於劇中某些段落並不單單只是在演繹一個角色,更多的是與觀眾無聲的對話,演員劉皇麟認為此部分正是這部戲的困難之處,要如何運用簡單的台詞將大家帶入背後所影響的議題,要如何自然的和台下有對話感及互動,都是導演所要求、演員們所盡力揣摩的部分。
《物種起源》一同探討著生物從何而來,無論是演員或是我們周遭的萬物,究竟是如何從最早起源發展至現代,導演王嘉明用心的帶領戲劇團隊,引著現場觀眾一起進入劇場,對於萬物的發源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