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影新學院|
計畫名稱:12G205-19-1科藝跨域實驗
計畫分項:新媒體藝術學系與林茲電子藝術節教學共製計畫
具體措施:2023 新媒體藝術學系與林茲電子藝術節教學共製計畫
執行單位:新媒體藝術學系
台灣作為一座科技島,科技藝術(新媒體藝術)更是台灣文化藝術中的重要實力。關渡文化藝術基金會自109年更名後,從關渡出發,連結在關渡的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推動台灣的藝術發展;近年亦致力於台灣的科技藝術的發展,以及藝術與科技技術、資訊文化的交互結合,攜手台灣新媒體藝術家舉辦各式科技藝術的展演與推廣活動。
關渡文化藝術基金會期望下一步將台灣科技藝術推向國際舞台,鑑於今年的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受邀國際最重要電子藝術節之一──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其中「Campus」交流計畫,作為今年2023年度的主題交流展覽學校──實屬難得機會,基金會更期望藉由此機會將台灣的科技藝術推向國際,在國際一流舞台發光發熱。
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科技藝術盛會之一,每年匯聚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策展人、學者、科學家、工程師等一同共襄盛舉,是一個展現創新藝術與科技融合的絕佳國際展演與交流舞台。「Campus」為林茲電子藝術節一個針對大學與研究機構的特別展覽計畫,旨在促進新媒體藝術領域內的跨學科交流與合作。該計畫提供了一個展演平台,使不同學術領域的學者、藝術家和研究者可以在展覽中展示創作、研究成果和科技藝術作品。
▲本計畫與林茲電子藝術節交流展出之主視覺海報
本計畫以「震源(Epicentrum)」作為本次受邀參與林茲電子藝術節主題學校展覽的展覽主題,將以科技藝術展覽將呈現台灣新媒體藝術的藝術創作者、工程師、策展人等在科技媒體與社會文化環境下的藝術成果,亦有以下幾項目的與企圖:
1.以科技媒體藝術提升台灣國際聲譽:
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ARS ELECTRONICA為全球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科技藝術展,每年超過88個國家機構,7萬人參與。關渡文化藝術基金會將攜手本次獲邀參與主題學校展覽的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系,一同藉由「震源」一展彰顯台灣院校與科技藝術教育品質的高度。這將為台灣帶來極高的國際聲譽,吸引更多海內外專業人士與觀眾注意到台灣在科技藝術領域的成就。
2. 促進台灣與國際間跨領域交流:
此次展覽活動將促進台灣科技藝術領域與國際上其他領域的交流,如生成藝術、混合實境(MR)/虛擬實境(VR)、串流媒體、光藝術、互動裝置等。這將有助於新媒體藝術的跨界融合和創新,為領域專業人士提供更多元的學習和創作機會。
3. 以台灣在國際舞台發聲:
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以科技藝術彰顯正義價值,展出作品探討科技藝術呈現權力如何影響與支配,以去年金獎作品《Bi0film.net》香港雨傘運動無畏於中國抗議打壓,參與此活動有助於台灣與民主信念發聲。
台灣位於板塊的交界帶上,是多元文化交匯之所,近年更是處於具有影響國際局勢的重要位址:「震源」一展從「震動」出發,以近年國際學術圈探討人類在地球地質活動層的「人類世」(Anthropocene)開展論述,且以資訊作為媒體藝術討論的主體方法,連結古典希臘哲學「天體和諧」與華人「天人合一」的思想作為全球串連下文化思想交會的可能,以當代的資訊理論的發展重新討論「震動」的現象。除了以展覽標幟出台灣的新媒體藝術外,亦在展覽內容與展出作品呈現台灣在國際中的處境、民主與社會批判的價值,以及連結國際、在國際舞台引發震動並發光發熱。
此外,展覽將以科技藝術呈現台灣獨特的國際位址以及文化樣貌。將以科技藝術中的互動裝置、聲音藝術、動畫、影像藝術、行為藝術等呈現台灣科技藝術的多元性、前瞻性以及藝術活力。希望能透過國際展覽,將臺灣的新媒體藝術與當代文化特點推廣至全球,讓更多國際觀眾了解臺灣科技藝術所發展出的獨特魅力。
▲展場平面規劃圖
計畫內容:
1. 展覽名稱: 震 源 Epicentrum
2. 展覽時間:2023.09.06-09.10
3. 展覽地點: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本計畫受邀於林茲電子藝術節Campus計畫)
4. 計畫主持人:戴嘉明
5. 策展人:戴嘉明、王連晟、林晏竹
6. 參展藝術家:「𝟮𝗘𝗡𝗧𝗘𝗥 貳進」(莊恩齊、陳政維、邱傑義、劉吉榮)、
丁常恩、江卓豫、何昆瀚、吳芸頡、林安琪、林哲志、侯思齊、張欣語、陳越婕、陳誌陽、蔡政澔、謝竺勳
7. 音像藝術表演:葉廷皓、賴宗昀、張欣語
8. 展覽論述:
自從人類思考宇宙與世界的運行,「震動」即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課題:震動指物體在系統中的週期性的往復運動;可能是機械的,或者是電磁的。幾乎所有物質都可能在某程度產生震動:小從微觀的粒子,大至地層、星球,乃至宇宙尺度都有震動的現象。
人類世(Anthropocene)的地質觀點,將地球星體重新視作一個由人類活動影響地層的生態系統:大氣、地質、人類、動植物、機器、物之間產生連結網絡,沒有要素可以置外於系統。地層觀點與其中與環境串連關係也使我們無法忽視其中的鏈結與鏈結間的震盪:它不僅發生在地層板塊與板塊的交界處,也在光、聲音、通訊等中,並擴及於系統的各種關係串接與節結,彼此環環相扣。
「震源」一展以電子藝術的如何以資訊作為主體,呈現有機物與無機物之間彼此連結且產生震動的影響:它可能從網絡的一個節點開始,擴及整個行星,再連接宇宙——如同「蝴蝶效應」一般,微小的運動皆可能產生連鎖反應,影響全體的運作。而媒體藝術又如何表現出人類地層的生態系與之中的共振關係呢?本展將從台灣的媒體藝術如何呈現各種要素的串接與混種,成為震動發生的節點,連接碩大星球網路,而成為照見整體的可能。
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觀察事物的數學原理,推導出「天體和諧」(Harmony of the Spheres)的概念,認為當人內在心靈的小宇宙與環境的大宇宙發生震動時,便會產生共鳴。無獨有偶的,華人哲思中亦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將物與我合為一體,達到宇宙與內在聯繫的和諧關係。由此可見,串連人與環境的思維方式早在上古時代就已經出現,且指出其中相互震動的聯繫。
然而,當代我們已無法不將計算機器納入與環境串接的系統中。計算機器有趣之處在於:它透過媒介映射出類比物理世界的諸多現象,使得以重新審視我們的世界。除此之外,運算機器使震動數值轉換成由0與1構成的數據,也讓震動資訊得以從原本的抽象、中介的狀態變得可視。
0與1在數字上意味著無或有的狀態,當我們試圖將各種地層圈裡的物品與領土賦予價值意義時,卻也從運算機器的閃爍映射中,見到其既具體又為虛擬的特質。而若將組成訊息從計算機器解碼並類比於物理世界,我們似乎亦可以從量子力學的波粒二象性窺見一二。其實,「空無」的概念一直存在於亞洲的哲思與宇宙觀中,那是一種與「據有」相伴相隨的思考;如今我們能否從行星地層生態網絡的連結中,亦將思維進行連接,從彼此互相震動的關係中產生新的可能性?
台灣在全球網絡的節點中處於一個特別的位址:地層方面處於板塊的交界帶;特殊的歷史因素與地緣政治,使台灣也成為現今強權角力的必爭之地,領土的認同與主權一直在島嶼內部與全球世界中被加諸複雜的想像,民主能否推進甚至維繫的焦慮也一直是面對的課題。也許台灣的複雜處境正是一種有與無的矛盾體現,然而我們卻也在趨於緊張的世界局勢中,發現台灣正在震動的源頭節點上。
近年學術圈與藝術展覽常見以地球作為行星生態系的討論,當我們從人類的地層活動角度試圖解決有關氣候、政治、外交、戰爭、經濟等問題時,也許我們能從媒體藝術的映射中,重新看見人與世界互動的成果。在此,藝術亦讓連結整體生態不僅是在思考層面,也在感官經驗中,並照見各種存在狀態與體悟昇華。我們都無法置身於全球網路之外,連結使我們互為影響,相互震盪。若技術與藝術的可能在於將原先的遮蔽敞開,各領域間的邊界得以因而打通,也許我們可以從震動重新看待彼此以及環境間的聯繫——而後找回和諧的可能。
參展作品與藝術家介紹:
1. DATA-VERSE TAIPEI
(1) 年代:2023
(2) 尺寸:尺寸依場地而定
(3) 媒材:網路程式運算影像
(4) 作品簡介:
資訊過載,群眾崇拜,毫無關連之物的荒謬結合,天羅地網又無孔不入。
Data-Verse Taipei 以此作品展覽的地點 - 台北,為主題,擷取了大量具有當地特色的網路資料作為作品變化的參數,如台北的降雨量、氣溫、網路現象、場館Wif流量等資訊,都會即時的呈現在作品中,使觀眾沉浸其中,肉身被虛擬影像所包覆,近在咫尺,卻又無比複雜以至於陌生的網路世界,將於此再現,也能透過影像內的QR code與作品互動,並獲得一張專屬於他的即時生成影像。
(5) 藝術家簡介:
「𝟮𝗘𝗡𝗧𝗘𝗥 貳進」
團隊由新媒體藝術創作者莊恩齊、陳政維、邱傑義、劉吉榮所組成,主要以影像裝置、 動畫、網路資訊、遊戲引擎進行視覺藝術創作。作品曾先後展出於國立台灣美術館、關渡美術館、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臺北數位藝術中心、台北國際藝術村等,並獲花蓮縣文化局、台北國際藝術村、私人典藏。
近期創作專注於收集大量網路數據將其轉譯為具當代性的符號,並於遊戲引擎中重組,在作品中建構出⼀虛擬的生態系統。
(6) 作品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YbMvzteKUo&t=1s
2. 高空70000英尺
(1) 年代:2021 ,
(2) 尺寸:26.6 x 33 x 32.6公分
(3) 媒材:錄像裝置
(4) 作品簡介:
這是一個充滿政治性的視野。高空70,000英尺,是美國在冷戰時期,現代軍事用途飛機中,U-2偵察機所能飛行的最高空域,飛行員的視野第一次能平坦的滑行在青藍色漸變的大氣層中。
作品《高空70000英尺》以螢幕作為一個現代觀賞媒介的形式,結合一款在冷戰時發明的高空偵察機的U2駕駛艙,這一款高空偵察機是美國在冷戰時期為了監控敵對國家的重要軍事設施,所研發出的秘密飛機,它所能飛行的最高空域就是高空70000英尺,美國透過這款飛機蒐集了許多重要的軍事情報。
因此,這款飛機的飛行員的視角具有高度的視覺政治性,我試著以螢幕作為一個視窗的概念結合影像裡飛行員第一人稱視角,疊合這兩個概念,討論更多關於影像、觀看媒介、視點互相滲透下的觀看政治。
(5) 藝術家簡介:
林哲志
其藝術實踐分為兩個層面,自2016年,他開始利用影像的一個古老問題,即影像在不同的空間、媒介、視角所產生的媒材特性,進而以反身性的方式對影像進行本質式的探究。自2020年,他開始以影像、錄像藝術及電影作為方法,來重新組織不同層面的視覺技術物與歷史片段,藉此暴露更多關於全球、國家、戰爭與媒介下的視覺問題。
3. 文明的容器
(1) 年代:2023
(2) 尺寸:尺寸依場地而定
(3) 媒材:聲音裝置
(4) 作品簡介:
真菌對於時間的尺度概念是怎樣的?從一株真菌在培養皿上的出生到死亡,對於我們而言,是一個月。然而,對於他而言,這段時間或許在體感上就像我們的一生一樣長,我不免想像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皆有屬於黴菌的「文明」不斷興衰,當我們路過一大灘淤積已久的泥地時,或許就是屬於他們的某座城市。雖然我們難以觀測,但他們的文明可能和我們的一樣複雜和細膩,
我尋找城市中濕度特別高、或是形成「容器」的地方,這些地方適合真菌類的生長,不僅是真菌的棲地,更是真菌的大型「聚落」。採集這些地點的黴菌並用培養皿進行培養,在我看來如同是從某座屬於真菌的城市中壓縮了一部分下來般,而真菌生長的過程,則形似著環境的解壓縮,而若我們將城市看作是「文明的容器」的話,在經過三周的培養後,培養皿中得到裝載一座以黴菌為基礎的小型文明。
接著我偵測屬於黴菌的生物電流,並將其放大到可以被人所聽見的音頻範圍內。這些細小的電流可以看作是黴菌間溝通的語言,我試圖使用這樣的方式去讀取屬於真菌的訊息,也是一種對於城市環境過程的轉譯。
(5) 藝術家簡介:
江卓豫
創作脈絡之中,身體、意識、以及文明,是我最為關注的部分。我的作品不斷檢視意識與肉身之間的關係,以及上述兩者與人類文明的互相規範。於創作歷程中我不斷尋求對於各種邊界的突破,並且嘗試揉合不同的媒材,呈現多樣的藝術風格。
(6) 作品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8BzKtVk5R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Y88gYYqckE&t=47s(表演版)
4. Feeding
(1) 年代:2020,
(2) 尺寸:視場地而定,
(3) 媒材:聲音裝置(黑鐵、電容式麥克風、單體喇叭、控制晶片、音量感測器)
(4) 作品簡介:
聲音常常是突破空間限制卻同時建構了空間感,有的聲音容易在空間中反射迴盪,有的則極具穿透性,有的殘留有的則被吸收......。作品運作過程中麥克風不斷接收著空氣中細微的震動,藉由與喇叭產生的反饋不斷放大,透過多個單元高低錯落及機械式馬達、感測器、聲音三者之間建構出的規則,使得不同的純粹的聲波在原本沒有音源的環境中相互纏繞形成複雜的系統。而人的介入將改變空間聲學的結構,也擾動著此一聲音的衍生系統。在這件作品中聲音不作為敘事的載體,也不以再現為目標,更不為了服務其他媒介而存在,而是呈現聲音自身,聲音的構成,聲音與空間與身體之間的關係,以不同的角度感受聲響的暴力、堆疊、穿透、侵略與優美。
(5) 藝術家簡介:
張欣語
互動、聲音、裝置創作者。喜歡實驗聲響。裝置作品經常探討聲音的空間性、發聲機制及訊號的轉譯,同時透過運作的規則呼應生活中的經驗感受及議題。音像表演習慣透過編寫程式創作,常用最單純的元素延展出豐富的可能性。
(6) 作品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qpj_w32uuw&t=30s
5. 電視牆
(1) 年代:2020
(2) 尺寸依現場而定
(3) 媒材:九頻道影像裝置
(4) 作品簡介:
《電視牆》這件作品試圖將「螢幕畫面」映射在「螢幕」上,從 pixel 的角度出發,當影像使用任何螢幕播放的同時,即使是一面全白,也會有一格一格的畫素。以此為基礎,影像畫面模擬將畫素格子放大;並將電視螢幕的邊框也納入影像畫面元素,影像最終放大至黑色格線中,成為全黑。藉由此過程討論何謂影像的外部與內部、虛擬與真實;影像的邊框以及螢幕作為物件如何生產影像亦或成為影像。
(5) 藝術家簡介:
侯思齊
1996出生於臺灣臺北,目前生活與工作於臺灣新北。
關注現代影像技術下,人們用什麼姿態閱讀數位影像,在資訊包圍的日常中,真實該如何被辨認。創作以影像操作影像機器,同時存在於數位空間與現實空間,透過於不同維度中移動影像,形構出一個影像場。以不同視角的觀賞方式,刺激觀者思考所見視覺的「真」。他的影像強調光與影的本質、影像的物質性以及使用數位影像的身體經驗。
(6) 作品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s6AxLqe1lM
6. 生⇆熟⇆福
(1) 年代:2019
(2) 尺寸:尺寸依場地而定
(3) 媒材:複合媒材(動力裝置、行為表演)
(4) 作品簡介:
許多刻板印象和具有問題性的話語巧妙地存在於任何地區與國家,這些刻板印象的 話語如同一套殖民思考演算法,來服務於主流社會觀看模式,如此殖民觀看系統是 既細微又不容易被發現的。「微歧視」佈滿在現今社會之中,透過無意的言語延續殖民觀點對於他者的想像。 在這個觀看系統內的少數族群,如果沒有牢固的文化認同與認知,很容易內化外部給予的意識型態與無意的偏見。而身體時常性地被浪漫化、光觀化。歷史和知識透過刻印和印壓記載,這些內容記載的行為對於以非物質的口述歷史知識為基礎的少數民族,造成了脆弱性。《迫印》系列作品試圖聯想刻印文化與被邊緣化(疤痕化)的身體之間的關係來探索這種身體的脆弱性,此系列包含延續先前《生⇆熟⇆福》作品的概念。
(5) 藝術家簡介:
林安琪Ciwas Tahos
視覺藝術創作者,畢業於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學當代視覺藝術系,目前住在台北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班,透過錄像、行為、網路和裝置藝術的跨領域創作,試圖探討主流世界觀之外的新理解形式。
近期重要展覽包含《Pswagi Temahahoi》參與第15屆德國卡塞爾文件展Wagiwagi計畫、《她可能來至__社》參展2021未至之城 - 亞洲藝術雙年展。
(6) 作品連結:https://anchilin.ca/Raw-Ripened-Happiness
7. Cyberiver
(1) 年代:2021
(2) 尺寸:尺寸依場地而定
(3) 媒材:單頻道錄像(媒材網路素材、合成影像、3D建模、PIFuHD生成建模)
(4) 作品簡介:
《Cyberiver》試圖呈現社群媒體的‘’給‘’與‘’拿‘’,人類在網路上創建各式社交櫥窗,不斷上傳資訊的同時,網路也持續「下載」使用者的數據,無形之手像水一樣滲至各處,交易紀錄、衛星定位,有時滲透到聊天室裡,個人的、非個人 的全盤皆收,從此,個資匯集成隱流無法回收,成為21世紀最龐大的數位河流,作者利用《Cyberiver》去攪和對社群媒體網絡陰謀的想像,嘗試想像相對於社群媒體,’’個人’’又為 何物。
(5) 藝術家簡介:
吳芸頡
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班,藉由錄像、3D動畫、平面動畫創作,呈現奇異後設敘事的慾望是她的動力,也沈迷於網路上各種關於未來的假想,她的影像裡有時線性敘事,有時沒有、時空混沌,但皆參透受科技影響群體的異想。
(6) 作品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baW5pq5D9M
8. 燈火闌珊處
(1) 年代:2023
(2) 尺寸:1.2m*0.6m*2m(H)
(3) 媒材:燈泡、光敏電阻、壓克力、木、電腦燈、電視、投影機
(4) 作品簡介:
日常中感應器的應用不勝枚舉,其中感光用途的「光敏電阻」被使用廣泛。當感光的感應器與燈具形成迴路,並透過「無光送電、發光阻電」,一來一往則形成相互抗衡甚至抵觸的微妙悖論。
作品關注「光、感應與迴路」所產生的相互連動與牽制關係,當自動感測成為常態,元件及個體、系統與結構之間如何構成相互辯證的關係。延伸至日常切面與生命經驗的痕跡,嘗試尋找認知中矛盾與悖論的節點,建構一種物理上的交鋒,書寫一種感知與經驗的共鳴。
光線灑下,或和緩或劇烈的映入眼簾,感知的步伐總是後知後覺 ——原來,已是燈火闌珊處。
(5) 藝術家簡介:
丁常恩
千禧年出生並成長於臺北,作品多為影像與空間裝置,關注於影像本質、空間場域與觀演關係。同時涉足劇場影像設計與製作,創作路上持續尋覓感官經驗與媒體性的可能。
蔡政澔
主修新媒體跨域,創作時常以機械動力、燈光與感測裝置為核心媒材,嘗試進行某種美學的藝術實踐。
(6) 作品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ge6HRsBLRU
9. 在一幅風景前
(1) 年代:2022
(2) 尺寸: 視場地而定
(3) 媒材: 3D列印鏡框, 光柵片, LED Par燈, 投影機, 音響, 電腦
(4) 作品簡介:
使用偏光片特製的眼鏡作為視覺刺激的來源,並以多聲道混響和環境燈之間彼此和諧的調配,使五感中除去視覺外的其他感官,因視覺的削弱而被無限放大,最後在觀眾腦中招喚曾經的感知經驗,喚醒對於該空間之影像的想像畫面,進而製造超越視覺影像的影像。
而光影、聲響與燈光之間的順序關係,前後以多種機率的形式彼此關聯,且有虛擬的晝夜之分,因而自成一虛擬世界,也因以機率的形式無限延展,因此達到沒有重複與終點的展演。
(5) 藝術家簡介:
陳誌陽
1999年生於台南市,現居台北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擅以聲響和燈光裝置製造虛構之異質空間,且常以反媒體的手段做為新媒體創作的基底;近期開始嘗試以夢境、演算生成文本或多線性敘事的方式來作為文本的主軸。
(6) 作品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9aVRZAzUyw
10. 沒有顏色的光譜
(1) 年代:2022
(2) 尺寸:15分13秒
(3) 媒材:單頻道錄像
(4) 作品簡介:
在現實生活中,因為一片美好的風景,停下了腳步去觀看,靜靜地享受大自然從身體流過的每一個感官知覺:陽光灑在肌膚上的刺痛、徐徐吹過的微風還有湧上心頭的感動。閉上眼,所有視覺顏色的光譜化為烏有,彷彿腦中浮現某個時空裡,也出現一樣的那片風景,但一切都被抽離,且重新組合成對於愛與未知世界的想像。
(5) 藝術家簡介:
謝竺勳
1996年出生於高雄,目前主修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輔修劇場設計學系。曾獲宜蘭獎優選、北藝大新媒體卓越獎等。
創作以裝置為主,結合整體視覺,轉換空間形式,並以光影變化及細微感官出發,運用燈光、機械動力裝置、聲音等,試圖尋找各種媒材的多元性。對於動態影像有不同的思考與詮釋,探討影像本質與成像方式,達到如幻覺般的效果。作品發想自文本、日常體驗及現象,將其轉化爲視覺概念,結合劇場與當代藝術的語彙。
(6) 作品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0PwTD0SAbg
11. 開關電影
(1) 年代:2020
(2) 尺寸:尺寸依場地而定,
(3) 媒材:複合媒體裝置
(4) 作品簡介:
《心靜自然涼》為現地製作的聲音裝置,我將吊扇葉片拆除後用指向性喇叭撥放風扇噪音,透過隱藏在牆壁與天花板背後的機關,在風扇對應到時干擾空間中的物件(海報/吊燈);透過聽覺與視覺層面的暗示,與日常生活經驗的判斷,展示空間被理解成「非展示空間」,吹風體感也因此繞過身體感知被大腦召喚出來──「風」是大腦內部虛構的人造物,然而身體卻誤認為是肌膚皮層的真實體感。
(5) 藝術家簡介:
何昆瀚
1992出生於台北,擁有建築與藝術兩種創作歷程,擅長使用「現地製作的媒體裝置」,透過反身性的操弄,挑戰觀眾身體感知與大腦判斷之間的盲區,作品常關注空間、時間和記憶的概念,使用現地的物件和材料,以合乎情理但意料之外的方式,讓觀眾重新思考當代藝術和展示空間的意義和價值。
(6) 作品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kg-afxWiwk
12. Humanlikley
(1) 年代:2022
(2) 尺寸:1分00秒
(3) 媒材:單頻道錄像
(4) 作品簡介:
靈感奠基自真實造訪的魚類罐頭工廠,並重新建構場景。將創作場景設定於罐頭加工工廠,其廠房設置與分工機制暗示了隱性的社會結構,水池中的魚即將被加工分裝卻渾然不覺,被穿戴著面罩的人撈上岸、去除掉外部特徵、將有價值的血肉封印進罐頭中,最後一幕宣布了面罩人的真實身分,其實是魚屍骨幻化而成的幽魂,日以繼夜地來回守護這座工廠。作品中的生態循環暗喻了社會結構下的異化過程,讓使用者成為單一無個性的化身,遵守著無形機制所設立的規範,貢獻出自我成為商品,讓這座工廠得以持續運轉。
聲音設計 | 林芷安、陳臨霜
錄音 / 混音 | 陳臨霜
(5) 藝術家簡介:
陳越婕
陳越婕的創作在討論個體與空間之間的關係,以肉眼所視的空間作為媒材,在創作中重塑基於現實、卻又非現實的平面虛擬空間,並聚焦於個體進入空間後,兩者之間產生的影響與改變,以及僅存在於此虛構環境內的情感記憶。
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不僅是國際電子藝術領域最為重要的活動之一,也是全球藝術界的焦點事件。這無疑是對臺灣在新媒體藝術領域實力的一份國際肯定,這對於提升臺灣在全球藝術舞臺上的形象具有里程碑意義,此實為對台灣新媒體藝術實力的國際肯定。
本國際參展計畫「震源(Epicentrum)」展覽,它不僅受邀參與林茲電子藝術節主題學校展覽的展覽主題為今年林茲電子藝術節的重要一部分,也是台灣作為主題學校參展的核心內容。這個展覽特別聚焦於科技藝術,匯聚了來自台灣的新媒體藝術創作者、工程師及策展人等,他們在科技媒體與社會文化環境的融合下展示台灣在新媒體藝術領域的成果。
本計畫在林茲電子藝術節的展出,有助於推廣臺灣的文化和藝術創作到全球。林茲電子藝術節的參與是臺灣藝術與文化推廣的重要里程碑,對提升臺灣在國際藝術界的影響力有著深遠的意義。臺灣的新媒體藝術作品在這些國際舞台上獲得了廣泛的關注和好評,這不僅提升了臺灣在全球藝術界的地位,也增加了臺灣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 $t('FEZ003') }}2024-01-04
{{ $t('FEZ014') }}9999-12-31|
{{ $t('FEZ004') }}2024-01-04|
{{ $t('FEZ005')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