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計畫管理人|
計畫名稱:10G205高教深耕【音樂學院】基本補助
計畫分項:亞樂傳音Plus計畫
具體措施:東南亞樂舞系列——泰國宮廷音樂大師班課程
執行單位:傳統音樂學系
一、緣起
北藝大自1990年代起,先後收購亞洲各國傳統樂器,作為教學及展示之用,已成為北藝大的重要資產之一;其中,泰國宮廷樂器收藏齊全,堪稱為全臺之冠。本年度音樂學院高教深耕計畫中的「亞樂傳音Plus計畫」,即在此基礎上開設了「泰國宮廷音樂大師班」,由傳統音樂學系專任教師梁正一老師擔任計畫主持人,兼任教師李婧慧老師擔任課程授課教師,並邀請政治大學東南亞語言與文化學士學位學程樊夏老師(Dr. Chawarote Valyamedhi)協助指導。
本課程採取密集式授課:9/24先行在加退選截止前進行第一次課程(線上),簡介授課方式及泰國傳統音樂;而後10/13~10/15、10/18~10/21每晚18:00~21:00採取實體授課,並於10/22晚間18:00進行成果發表。
本課程共有16位同學修習,包含音樂學院學生14人(傳統音樂學系學士班7人、碩士班5人;音樂學系1人、音樂學研究所1人)及影新學院動畫系同學2人。最後呈現觀看人數達50人。
二、教學
樊夏老師本身是泰國朱拉隆功大學(Chulalongkorn University)泰國舞蹈博士,精通泰國宮廷樂舞。這門課首先引導學生認識泰國傳統音樂及樂器,並針對各學生原有的背景及專長,進行樂器演奏上的分配。
課程進行中,老師也提醒學生有關泰國基本的禮儀與文化,包含:假若老師坐在地上,學生不能直接跨過;泰文基本的問候語,以及男女性的發音之別;不能跨樂器等。從中可以看到東南亞不僅在鑼群文化圈上有音樂方面的共同性,對於音樂禮儀方面也有相似的要求。
在泰國的音樂家心目中,有三種老師,分別為:神、已故老師、現教授老師。這種結合了宗教性、歷史性與教育性的精神,提供了一種非常不一樣的「音樂觀」與「師徒觀」,值得深思。
樂器演奏分配及指導說明
個別樂器指導:三絃鱷魚形箏(jakhe)
個別樂器指導:泰國鼓(tahi klong kaak drum)
個別樂器指導:泰國笛(khlui)
個別樂器指導:二絃(so duang)
個別樂器指導:低音木琴(ranat thum)
個別樂器指導:碰鈴(ching)
三、呈現
經過兩週的密集教學,修課同學學到了三首風格意趣迥別的曲子,分別是:〈Phama He〉(搖籃歌)、〈Phama Klong Yao〉(長鼓之歌)、〈Phama Thaeng Kop〉(獵青蛙歌),並以此參與了10/22(五)18:00「泰為觀止」的成果發表。
第一首樂曲〈Phama He〉(搖籃歌),曲名「Phama」意為「緬甸的」,指此曲是緬甸風格。但這個「緬甸風」實際上並不代表真實的緬甸音樂風格或淵源,而是出於泰國音樂文化本位立場,對於緬甸音樂「異國風」的想像及印象。這不禁讓人想到巴洛克舞曲「Allemand」,同樣是他者對於德國舞曲風格的認知,卻未必是真正的德國舞曲。
第二首樂曲〈Phama Klong Yao〉(長鼓之歌),鼓的音型變化是此曲的一大特色。在教學過程中,樊夏老師嘗試以亞洲各國多種鼓搭配樂曲,最後決定以杯型鼓搭配。同學們也從中體會到音色在亞洲傳統音樂中扮演至關重要的一環,本系對亞洲樂器的豐富典藏也適時地派上用場。
第三首〈Phama Thaeng Kop〉(獵青蛙歌),曲名中的「Thaeng」是獵捕,「Kop」是青蛙,反映泰國人捕食青蛙過程中的一種趣味性。樊夏老師決定在正式演出時在第二首接第三首時不間斷,並在第三首安排各項樂器獨奏於特定段落,將該曲最後一個段落反覆十一次。除了第一次與第十一次為全體演奏外,中間九次均安排特定樂器的獨奏段落,依序如下:
1.高音木琴
2.sodu wan
3.鱷魚琴
4.高音鑼
5.低音木琴
6.低音鑼
7.so u
8.笛子
9.長鼓
樊夏老師還提供學生認識各種樂器基本語法及加花方式的練習,包含示範高音木琴與二絃的加花方式。基本上,泰國宮廷音樂在合奏時所有樂器都可以加花,但Konhg won ya(低音鑼)必須固定演奏骨譜,維持主題的基本架構。
課程紀錄與成果發表音樂會影片
樊夏老師檢視學生的加花練習
穿泰國傳統服裝參與演出
演出當天照片
由於學習效率很高,學生們還空出了足夠的時間學習不少樂曲以外的音樂及文化知識。其中就包括了試穿泰國傳統服裝,老師親自教大家如何穿披肩,男女穿戴有別。此外樊夏老師還示範如何幫樂器進行調音:以鐵砂與糯米混合成黏土,用火燒融,使黏土附著在木琴或鑼的底部,黏越多音高越高,對學生而言更是難得的經驗。
四、省思
本課程高效的學習,除了得力於學生們的投入、老師們的用心、集中式課程的安排之外,教學方式的調整也是值得關注的一大因素。樊夏老師這次採取了有別於先前與本系合作所採取的教法——提供事先採記的樂譜;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徹底的「口傳心授」——每首曲子都是一句句、一段段地教,一而再再而三地反覆,直到熟練了再往下;學生在專心學完整首之前,誰都不知道樂曲的全貌。
出乎意料卻又可想而知的結果是:整體的學習成效有了極為顯著的提升,三首曲子實際上在一週內就已全部學完,隨後的一週則進一步針對各曲風格、器樂語法及情緒轉折加以熟練與掌握。從成果展演中也可以見證到:這樣的教學法讓學生更容易全神貫注在自身的演奏與彼此的傾聽,在最短時間內融入一個原本陌生的音樂語言系統當中。事實上,這也是世界上許多民族進行傳統音樂教學,至今仍採用的方式,特別值得當今學院體制下的音樂教學者們省思。
{{ $t('FEZ003') }}2021-11-30
{{ $t('FEZ014') }}9999-12-31|
{{ $t('FEZ004') }}2021-12-09|
{{ $t('FEZ005') }}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