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管理員|
報導來源:未來.傳統實驗基地《【藍染與創作轉譯成果展】回顧紀錄》
張貼人:未來.傳統實驗基地 THE FUTUREPAST LAB
發佈日期:2020-03-05
108年12月6日至15日展出於本校「未來 · 傳統實驗基地」的《藍染與創作轉譯成果展》,由美術系《藍染與創作轉譯》課程修習學生聯合參展。該課程由美術系潘娉玉老師開授,以工藝復興作為傳統創新的策略,邀請國內外藍染職人技藝引介,建構藍染工藝基礎認知,並透過講座分享台日兩地藍染技藝發展之異同,啟發學生對藍染的多元想像,以期探索藍染當代創作多樣表現之可能。
本次展出修課學生共計26人,參展學生透過課程講座與三梯次的工作坊實作,逐步掌握藍染工序與技法,再以藍染為媒介進行創作轉譯。在課程講座的部分,邀請校內江明親老師分享〈世界的藍〉、〈從泥土到海洋〉,增進學生對國內外藍染歷史發展、台灣藍之當代議題的認識;而工作坊則包含三梯次不同的實作課程:第一梯次工作坊,由進駐在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的自然色染工坊湯文君藝師授課,三天兩夜的實作內容,偕同學生至教學示範農場體驗採收木藍、打藍製靛流程外,也於工坊內以黃豆糊研習型糊染技法,讓學生繪製於方巾上做紋飾圖案變化;第二梯次則由安染工坊劉俊卿藝師於本校美術系藍染教室教學建置馬藍染缸,除示範建藍流程、養缸維護方式外,也讓學生練習綁紮染技法的操作;而第三梯次,則特別邀請到日本京都造型藝術大學講師梅崎由起子分享日本板締染技法與經驗,示範如何建置蓼藍染缸,讓學生能從不同藍草建置成的染缸中學習辨識藍草特性與顏色質地深淺。
藉由課堂藍染知識的傳遞、三梯次工作坊的實際演練、分組系統性的染缸維護,外加上學生假日的勤加練習,一次次的實驗,讓技法掌握更加純熟,逐步累積經驗外,也在創作過程中進行自我思辨進而啟發創作理念,傳遞創作者轉譯後的藍染。而筆者訪談參展學生,了解其創作理念與轉譯的心路歷程:
矗立在「未來 · 傳統實驗基地」一隅,筆直挺立的創作品《覺》,由美術系學生伍品潔完成,品潔從布料與布料間的關係出發,運用縫紮染、雪花染、板締染等多樣技法,將染出的一塊塊不規則藍染圖紋布塊組合,以期傳遞結合自身過去所學、轉譯後的藍染語彙給大眾,談到期待大眾看到《覺》之後的感受,品潔說到:「能量。因為我覺得它(《覺》)就是一個有機的造型,它感覺有生命,因為它像藍一樣,在染缸裡面有生命需要照顧,所以希望作品可以像藍一樣有生命的感覺。」,將拼布結合木棒與棉花媒材,擬造雕塑般的形貌,呈現布料拉扯的感覺,凸顯節感與花紋,塑造《覺》之立體感,以期增加其生機盎然的姿態。
而在展場的另一側,懸掛於牆上的《晚安之前》、《時間都失去了重量》系列作品,由學生胡晴雯製成,將陽光透過窗戶映射在布塊上的影子描繪,融合了最軟的縫染與最硬的板締染,搭配繡線、珠飾、鈕釦等呈現繪畫性,晴雯說:「希望藍染本身展示的時候能被看見的不是只是在那塊布上的藍跟白,加入其他的刺繡跟立體線,他們也可以幫助藍染本身說話。」,打破傳統板締染俐落分明分線的印象,藍與白間的模糊分界,猶如書法水墨裡的飛白狀態,更似晴雯創作轉譯過程中的心思演進,如何跳脫平面的呈現型態,轉以繪畫模式構思素材作品的應用層次,是晴雯自我思辨轉譯的實踐。
再看到一旁形似朵朵蓮花的作品,是陳思妤名為《青青》的創作,回顧創作的發想與理念,思妤提及:「深沉的靛青,讓人忍不住著迷得看到恍神,心也漸漸靜下來,進入一種與自己對話、沉澱的平靜狀態。兒時的我無法理解死亡和分離,隨著時間拉長後的釋懷,面對離別不再只有悲傷,回憶成了我記住他們的方式…從不知道怎麼面對生命意義的抽象事物,到能夠以一個屬於我的方式去紀念。」透過祈福蓮花蘊藏對逝者的追思,以及沉澱過後從一層層藍之花瓣,獲得的片刻靜謐。
除了創作理念外,筆者再進一步了解修習本學期課程後,學生對藍染印象的轉變以及對國內藍染工藝未來發展的期待,學生們打趣地說到:「以前看到的藍染,會覺得很長輩,可是在自己操作之後,發現他可以發揮的點滿多的;以前只會覺得是一種工藝技法,常常看到被做成商品,但在修了這堂創作轉譯的課之後,漸漸去思考藍染工藝技巧層面之外,也還可以運用到其他可能像是藝術、或是創意之上的可能性。」這是對參展學生而言,接觸藍染之後對藍染印象的轉變。而透過這學期的學習、創作,也對學生帶來「找出在地語彙」、「當代新出路」的啟發,如何結合台灣特色,讓人一看就知道是台灣文化,又是如何讓大眾喜歡,找到屬於台灣的語彙,而不是去消費文化,是學生們認為須持續摸索的課題。而論及從課程中的學習成果,品潔分享道:「這堂課重點應該不是作品而已,應該是整個經營工作室的概念,就是你要去養缸、自己種藍草,就是要去照顧這些,所以覺得主要就是在學以一種經營工作室的方式來去學習這項工藝,然後去發現它的問題跟在地的連結,因為其實在明親老師課也有提到世界上有很多的藍,這或許是可以發展、值得深究的問題,還需要更深入的思考。」,晴雯也回應:「我覺得藍染成本很高,會講到年齡層不是在年輕族群的原因,也是因為(學生)經濟能力不是那麼高,就很難讓年輕人去接觸到他,那沒有接觸的話,就不會認識,反而都是比較有經濟能力的人去接觸,那他的既定印象就會限在那個年齡層。」,此段話點出新世代青年看待臺灣藍染工藝現況的視角,但晴雯同時也正向的對藍染工藝未來發展說到:「我想到就是上課上演講不是有講到台灣打藍製靛方式跟其他國家不一樣,就是台灣是比較快速的,跟日本三個月才能做出原料相比,以時間來講,台灣這樣非常快,也歸功於我們氣候的關係,我覺得這應該是我們自己滿大的特色,可是卻沒有好好地被思考過、運用。」。點出相對於現況,未來藍染的發展,相較於日本運用「發酵法」製作藍靛,台灣的「沉澱法」製作期程相對快速,也許日後發展可多琢磨於其上,作為在地特色發展、應用。
最後,藉由此次的成果展與創作者分享,筆者覺得所謂「轉譯」一詞,興許帶給人抽象的感受,但從另一層面而言,也代表著其自由不設限的創作空間,以藍染為媒介,作為文化的載具,牽繫傳統與未來之可能,才能讓在地文化恆常延續,筆者也堅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命故事,透過串聯自身生活點滴,即便是在同個國家、同個文化背景,也都能衍生獨具意義的個人符號語彙,「轉譯」與「創作」,相輔相成也相互而生。
(潘京愛 北藝大/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生)
{{ $t('FEZ003') }}2020-03-19
{{ $t('FEZ014') }}9999-12-31|
{{ $t('FEZ005') }}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