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管理員|
報導來源:未來.傳統實驗基地《Making實驗講座II「藍染轉譯」活動回顧》
張貼人:未來.傳統實驗基地 THE FUTUREPAST LAB
發佈日期:2019-11-15
由「未來 ‧ 傳統實驗基地」與本校美術學院合作開辦的第二場Making實驗講座─「藍染轉譯」,特別邀請日本京都造型藝術大學講師梅崎由起子分享日本板締染技法與經驗,並安排台灣繡蓮染織工房藍染藝師邱繡蓮分享藍染作品的轉譯與實驗性,透過藍染示範工作坊展示藍染工藝應用與操作,以促成台日兩地工藝文化的對話、交流,為當代創作賦予更具多樣性媒介語言的表現,本講座內容如下:
「以藍為職─關於梅崎由起子的創作」
本場次活動,講者梅崎由起子先概述何為日本藍(Japan blue)?日本藍的歷史背景後,分享其創作理念、傳統到創新轉譯的過程,再介紹日本藍染職人「藍師」製作藍靛染料與建藍的製程,並輔以現場展示之設計紋樣討論日本常用傳統技法,包含型染、板締染等技法,最後統合講者在創作的過程中如何思辨傳統、如何進行演繹,詮釋兼具傳統與創新的當代藍染多元樣貌。
「什麼是傳統?」、「什麼是日本藍?」、「如何重新詮釋所謂的日本藍?」是由起子創作思考的原點之一,為了解「日本藍」脈絡,講者進一步追溯日本藍染歷史發現,最早於紀元兩千年前日本古墳時代的奈良,已有日本藍文物出土的紀錄,可見「藍」在日本的歷史已非常久遠。而到了江戶時代,因「棉」質材料的出現,讓藍被大量地應用於人們日常生活中,也開啟了「日本藍」的時代。後在明治時期,受到德國進口的化學染影響,自古傳承下來的工坊與藍染小屋面臨衰敗的危機,直至近年日本國內對傳統技藝日趨重視,而開始有復興藍染工藝的趨勢。
世界上因地域的不同,不同藍草適合生長的氣候環境亦有所差異,因而有各式各樣的藍草,由起子提及像台灣是以馬藍居多,日本的話則是以蓼藍為主要藍靛染液的原料。而在日本製作日本藍的職人,則被稱為「藍師」,因工序繁複且辛苦,日本現今的「藍師」屈指可數,外加上,需耗費大量人力,因而多由整個家族投入進行。「藍師」從栽種藍草到加工製成染料的過程約為一年的時間且具一定季節性流程,如於2 月播種、3月疏苗…等。並在採摘藍草後,以「發酵法」製藍[1],「發酵」的技術將影響染料成色,是為製藍相當重要的環節,發酵期間發酵溫度高達70度,「藍師」須視發酵床狀況調整,如天氣太冷需為其蓋被。期間除了需澆水促進發酵外,還得於三個月內翻攪20~25次加速其發酵,發酵床為沉積構造,表面長有白霉增加菌種繁殖,菌種的繁殖有助於發酵的熟成,進入到熟成階段後,為避免發酵床溫度流失,於發酵床表層舖上草編棉被並置放重石於最上層保溫,是熟成的最後階段,此為「日本藍」染料製作流程。而在「建藍」的部分,則須歷時約十天左右,其作法是將染缸放入土中,效用是為保溫染缸,土中染缸與染缸間的縫隙空間得以燒燃料,以確保在一整年中都可以進行加熱保溫。而建藍所需材料包含染料、石灰、日本酒、小麥麩等,待染缸漸漸轉為綠色且表層有藍花(即青黛)後,便完成建藍。
講者由起子在二十幾歲時第一次看到建藍的過程,幾乎是在學習十幾年後才能輕易控制如何建藍,直至今日長達二十多年的耕耘,以藍為職,與藍染為生命共同體,對由起子而言,建「日本藍」與傳統「型染」技法是日本傳統要素之一,而這也影響了他在創作時的考量,像是取材於生活中的動植物,透過型染技法應用於如和服、扇子、圍巾、書衣等生活用品上,以期在保有傳統技藝與文化下研發創新;而「板締染」,形同於台灣的夾纈技法,因其紋飾線條圖案不似型染邊線分明,帶有朦朧感,因而又有「夢幻之染」之稱,運用各式木製夾板設計紋樣,搭配不同顏色變化出多樣性成果。
再回歸到由起子的創作設計上,由起子長年與其好友丹羽裕美子合作,由由起子進行樣式紋樣的設計,染約3公尺的布後,再委由裕美子負責剪裁設計。由起子認為,藍染藝師與設計師間的溝通是重要的環節,將影響最終產品的呈現。而由起子與裕美子間的合作形態,是採以互相信任的方式進行,在合作初期大致討論內容後,便互不相干擾對方的創作與剪裁設計,因此由起子也建議,藍染藝師應找到相契合的設計師,建立彼此舒服的合作方式,將有助於創作流暢度與工作的運行。
「藍染示範工作坊」
第二場次的活動,由繡蓮染織工房邱繡蓮老師帶領藍染示範工作坊,講者反思自身從取材到詮釋再到創作的過程,發現都與「生活」息息相關,創作靈感多源自於生活周遭環境的元素,像是大自然中的花、葉、樹、動物等。而講者今日主要示範的內容,則為講者於「2019兩岸天然染色藝術聯展─藍脈」中展示的「植迷布悟」系列作品,「植迷布悟」包含三件不同葉型葉紋的展品,因講者在生活中觀察自然環境變化,看到蘭花葉乾後,葉肉多被吃掉僅剩葉脈,進而發想出以「葉脈」來創作,講者參考於蕨類、蘭花葉…等多樣形式葉形後,將不同葉形與不同葉脈結合,草擬圓、長、中等各式葉形輪廓而製成「植迷布悟」系列作品。而本場次活動,講者延伸「植迷布悟」展品,現場示範如何呈現葉脈紋路,運用基本型染技法勾勒出葉形框線後,於葉片上塗上白板膠,以黏貼棉線、毛線的方式呈現葉脈,而講者提及之所以設想到以棉線、毛線作為葉脈表現形態,是因為不論是採型版雕刻葉脈枝幹還是採蠟染繪製葉紋,做工精巧外也較費力耗時,因而發想以線材取代,因應媒材特性不同將棉線用於較硬挺之線條、而質地較柔順的毛線則較適於抓圓、弧形的紋路。在示範過程中,講者先以葉形中心點抓中線,取出葉脈主幹,後再不斷重複將線材拉直壓平的動作,由葉尾依序至葉尖,對稱貼黏葉紋,並再以前述動作所構成的葉紋為基底,於其上方運用毛線製作圓弧形線條,增添葉紋立體感,提升擬真效果。
繼大略操作示範葉紋呈現過程後,講者再以看圖說故事的方式,分享生活中所發現的大小點點滴滴,如蜘蛛網絲、講者母親的塗鴉、染缸表層的黴菌斑紋…等,都是講者生活中創作的靈感泉源,串聯各式技法應用於創作上,寄託講者的對一切自然生活的雋永。
透過兩場次的活動發現,兩位講者均以「生活」為創作的取材元素,如何兼及傳統與創新,往往是創作者反覆思考的方向,而如何在體現新興樣貌的同時又不失傳統的雅韻,一個從傳統到臨摹再造、再到創新獨立風格的歷程,也往往是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必經之路,如同德國哲學家尼采所說:「必須有混沌,才能產生舞動之星。(Man muss noch Chaos in sich haben, um einen tanzenden Stern gebären zu können.)。」轉譯之前,試問,什麼是傳統?什麼是文化?
備註:[1] 臺灣是採「沉澱法」製藍。
(潘京愛 北藝大/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生)
{{ $t('FEZ003') }}2020-03-19
{{ $t('FEZ014') }}9999-12-31|
{{ $t('FEZ005')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