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文資學院|
計畫名稱:11G205-6 高教深耕【文資學院】
計畫分項:文化資源的在地實踐
具體措施:2-5【博館所】生態博物館專題
執行單位:文資學院-博館所
課程概述:
生態博物館(eco-museum),是一個具有極高理想性,且有待進一步定義與實踐的博物館學課題。簡要來說,生態博物館並非是一個介紹生態系統的場館設施。反之,它是希望能夠將過去濃縮在博物館展示中的人與環境互動知識與關係,解壓縮出來並在一個地方的文化中活生生地展現。本課程從人文地理學的「多元文化」與「地方」的概念切入,奠基於本人過去在台灣自然資源利用議題的研究經驗,重新聚焦於在同一個環境尺度內的不同人群多元環境文化觀點的互動關係。
本課程將以上述個人長期的研究經驗為基礎,透過「走動式工作坊」(walking workshop)的行動教學方法論,與學生一起領略與構思一個「生態博物館」展現的可能面貌與方式。本課程的開展是以北台灣的主要河系淡水河,基隆河與大漢溪作為基底,思考在此一河系裡不同人群與環境的關係,並由此衍生出在地的歷史、文化、經濟與宗教等人文面向的知識內容。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個同一河系的觀念是來自居住在上游地帶的泰雅族人語彙中的Qutux Llyung(共有流域)的啟發。走讀的地點則是以分布在此一河系且是本人建立初步合作關係,並有在地導覽人脈的場域為主,這些包括:科教館、大稻埕、大溪、尖石、與基隆。此外,這樣的組合以河系作為地理空間連結的基礎,同時在河系的上中下游的分佈將延伸至高山、都市、盆地以及海洋等不同的生態系統,足以讓學生領略北台灣生態的多樣性。走讀的地點請參看下圖:
▲走讀地點圖示
本課程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導論,課程將採用深層生態學學者John Seed等人所編著的Thinking Like a Mountain一書與著名的人文地理學者Yi-Fu Tuan的著作Passing Strange and Wonderful: Aesthetics, Nature and Culture (1993)來引導學生進入本課程走讀的方法論,從感官中去領略人與環境的關係。第二部分,是分別從河系的下游到上游,最後再回到海洋的走讀行程,選擇的導覽起點包括:台灣科教館的「生物多樣性特展」區、大稻埕的黃玉階/蔣渭水先生紀念館以及德利泰中藥行、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尖石煤源三一農場與田埔小米文化教室、與基隆正濱漁港教室等。這些起點都是本人過去的田野中建立起來的地方據點,據點均能提供豐富的在地導覽人才以及洽當的導覽路線,所以每次的走讀並非走馬看花,而是能夠進入到具體的地方脈絡並且深入探討地方創生議題的安排。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走讀可以連結大學課程的知識資源以及地方發展的想像與討論進行長期且有累積性的合作。在這一部分,課程也提供了一些國外的案例來進行對話,在每一個走讀點都提供了一篇關於生態博物館對話的文章,供學生閱讀並在走讀中一起思索。這些文章的重點包括:生物多樣性,觀光,永續,敘事,襲產與家園。此外,走讀與論文對話的進行將以整合的方式另外擇期在週末完整的時段進行,而不是在一般上課時間。第三部分,為學生參訪的回饋報告,包括口頭與書面的內容,基本上是針對參訪的地方與路線提供在知識內容、展示方式與導覽路線上的實際建議。本課程透過文獻閱讀,走讀地方以及分享回饋的行動,希望帶出一個生活在同一環境(河系)尺度中的多元社群文化的「共存/榮」(co-habitation)的體認,這樣的課程也為多元族群與生物環境多樣的台灣建立一個可操作的生態文化素養教育的雛形,而其背後更是對於一個生態博物館落實的初步嘗試。
▲東嶽廟內練習如何扛神將行走(馮淳蔚/拍攝)
▲文社社長Over介紹去與那國島的「福壽螺道歉團」(馮淳蔚/拍攝)
▲導覽介紹大溪漁港(黃祿/拍攝)
▲導覽黃建圖書拱蘭宮(黃祿/拍攝)
{{ $t('FEZ003') }}2022-12-27
{{ $t('FEZ014') }}9999-12-31|
{{ $t('FEZ004') }}2023-04-17|
{{ $t('FEZ005')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