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文資學院|
計畫名稱:10G205-6 高教深耕【文資學院】
計畫分項:文化資源的在地實踐
具體措施:分項1-8 【博館所】文化景觀與生態博物館實踐(走讀+參與式策展)
執行單位:文資學院-博館所
一、與石俱進組(黃昱儒、洪靖翔、楊紹紘、王劭予)
聚落的發展是人類與大自然互相抗爭又互相依存的過程,在臺灣東北角、在馬崗的氣候與地理環境下,形成了石頭屋的聚落地景,想藉由這個主題了解馬崗人文與生態地景發展的脈絡,及其文化資產保存價值,並更進一步了解馬崗人在東北角極東之處 - 充滿岩石與瘋狗浪之地,如何「與海共存」、「與石俱進」建立石頭屋型態的聚落建築群?
組員分別對馬崗生活、生態、建材感興趣,因此討論出關注聚落地景的型態與發展,並透過不同觀點與經驗的匯集,希望能夠一窺馬崗聚落地景的有趣之處!
【 與石俱進組 - 時間推移下的石間 】
聚石成牆、砌石築屋,石頭屋是馬崗人就地取材的建築,我們挑選了五張照片,從石頭屋的建材原料開始,進而述說起造房屋的各式砌築工法,及保護房屋的特殊技藝-颱風石與石牆,終而歷經時序遞嬗,見得被水泥等現代建材包覆的石頭屋。石頭屋在馬崗,顯現其有「厚度」的歷時性,還有人與地的緊密關係。
【 石頭屋的石頭打哪來?】
臨港街道旁的巨石,幾年前還隱沒在一旁的林投樹叢中,經過一番整治,雖然已盤踞在路肩相當顯眼之處,可是匆匆路過的遊客可能難以想像,眼前這塊不起眼的石頭,可能就是剛剛作為背景拍照打卡的石牆之原始樣貌。
石頭屋的石材,有些取自於當地,有些則從鄰近地區搬運過來。原本遍佈於村落周遭觸手可及的建材,隨著柏油路面的鋪設與建港工程,幾乎被剷除殆盡,僅存少數隱沒於植被間的石頭意外倖存,成了如今遙想百年前村落地景的見證。
【 欸~為什麼石頭屋的排法都不一樣?】
在馬崗漫步,經過的石頭屋都是獨一無二的,眼尖的人會發現每面石牆皆大相逕庭,有的石頭是平擺、有的石頭是斜放、有些則感覺毫無章法。
石頭屋的砌法大約分成三種,轉角處常用的的平砌、牆面的人字砌或是亂中有序的亂砌。石頭屋的製作曠日耗時,從選材開始就是一大考驗,有錢的家族可以購買船上的壓艙石放在房屋的轉角提供房屋穩固的基礎;有人丁的家族可以在海邊搬運大石頭,由打石師傅再製,而沒錢沒丁或太晚建造的家族只能撿海邊的雜石與較輕的珊瑚當作建材,準備好石材後,取用在地的蚵殼、稻禾與、沙子與水混合製作填料,透過不同的砌法使石頭彼此緊緊嵌合,撐起一個可以遮風避雨的家。
【 房子凸出來的東西難道不是晾衣架嗎!?】
馬崗漁村的房子邊緣,總會看見一截凸出來中間有個洞的房樑,並與地板大石用繩子綁緊連接,外地人看到有人猜是晾衣架、掛燈照明亦或是晒漁網的,但它的用途可沒那麼簡單。
颱風來臨前,城市小孩最在意的總是到底有沒有放颱風假?但生長在臺灣極東之處的馬崗先民,可沒心思在意放假與否,「馬崗」- 充滿岩石與瘋狗浪之地,颱風天時浪更是打到令老練漁民害怕的程度,怕房子被風浪捲走,也擔憂家人的生命安全,因而有了用以固定房屋防止吹走的「風颱石」聚落紋理,也象徵著聚落居民與環境共存的巧思。
【 什麼!馬崗也有萬里長城?】
在馬崗臨港的道路旁,矗立著一道道石牆、且比一般牆壁更為厚實,這些石牆擁有防風與防浪的雙重作用,多以人字砌與平砌的工法錯落建成,並在石縫間填補更多的石塊以達致更好的防風效果。石牆之上設有颱風窗,為馬崗先民觀測颱風浪湧的瞭望窗,用以防患未然。走進牆後的民宅前院,強勁海風不再凜冽吹拂身體,耳際也幾乎感受不到風聲。一道道石牆濱臨海岸形成「海防最前線」,庇護馬崗人的起居安全。
【咦!石頭屋的石頭在哪裡?】
這幢粉刷白漆的房屋,在吉和宮附近,原為一座石頭屋,可從房屋旁的石建牛舍略見端倪,如今馬崗也存在著像這樣的複合建材築構,不同建材同時見容於一幢建物,體現房屋從最早的茅草屋頂、磚石屋頂,再到房屋外牆覆上水泥的歷時性。儘管時序遞嬗,馬崗人仍舊恪守房屋必須穩固防風。複合建材雖然是馬崗沒有被指定為聚落建築群的理由之一,然就如同逐然寬厚的外牆,越顯見其在不同時代下的生活痕跡,存在的是牆體建物、也是時間的厚度。
二、大海開箱組(黃加嘉、黃祿、陸璟賦 、朱庭黎)
住在馬崗的人們,對於海有著根深蒂固的連結,大海開箱組的我們,這次選了五張照片,試圖希望能夠從在廟宇中對海的想像開始,帶到這塊海洋中所生產的海菜與螺貝類,以及人們是如何取得這些資源。儘管當天的浪阻止了能夠親自踩踏上潮間帶的機會,對照著過去記憶與現在的大海,我們對於海的體感卻依然相當深刻。
【廟宇中的海洋生物】
出海前,到「吉和宮」向天上聖母求平安,是許多馬崗居民會做的事情吧!馬崗居民的生活與海洋緊密連結,也反映在廟宇的雕刻中。吉和宮的裝飾構件,雕塑出章魚、鯉魚、鰻魚在海浪、水草之間穿梭的景象,體現社區的生活情境,是否也表達了在地信眾內心對魚獲豐收的期望、以及對神明與海洋的感謝?線香裊裊的飄散著,得到了神明的庇佑,漁民們得以安心地繼續回到潮間帶討生活。
【海洋寶藏庫】
「海洋就是在地居民的寶藏庫」,說明了在地海女們的心聲。他們以採集潮間帶生物為生,其中包含海膽、九孔、石花菜、紫菜、髮菜等。大部分海藻都生長於冬春交接期,因此為了能夠適應海洋的生活,海女們都很了解各種海洋生物生長季節與海流狀況。為了保護生態,海女們不會用氧氣筒潛水,以防過量採集。由此可見,海洋賦予了當地居民生活的可能性,當地居民也對海洋抱持感恩與敬畏的心。
【草鞋與蛙鏡】
為了能在濕滑青苔地行走、採集野菜而特別編織的草鞋,其中可以看到在背面的編織方式特別讓所有的稻草方向錯開分叉,讓受力不會集中在同一方向;而用牛角製成的蛙鏡,則綁上麻繩並用瀝青固定鏡片,讓海女們能夠更方便下潛。海女們所使用的稻草與牛角皆是來自於村民自己農耕的產物,其中牛角這樣的材料使用,更是顯示了過去以農業為主的漢人文化,小漁村在一個自我充足的環境底下達到平衡。
【用托仔(thuh-á)鏟淺戳仔】
參訪當天,雖然因為風浪較大而無法前往潮間帶,但是海女老師們帶著道具來到展場,再配上一個笠螺殼,就好像來到了海邊。海女老師掏出特定的道具,熟練地展演採集方法:「這種淺戳仔會生在石頭上,手指要抵住殼,拿這支托仔從底下插進去,就可以鏟起來了。淺戳仔若是牢牢咬在石頭上,就很難鏟了。這支托仔這邊缺一角,就是有一次鏟到一顆很難挖的。」採集是技藝,也是海女們深刻的身體記憶,可以餵飽家人,也支撐起家戶的經濟。
【產地直送】
馬崗海邊可見在地商家販售的「滷九孔」和「滷鮑魚」告示牌,而告示牌背後就可以看到建在潮間帶上已廢棄的鮑魚、九孔海底養殖池。採集野生九孔、鮑魚在70年代從臺灣東北角開始,後來發展出海底養殖,再進展到陸上養殖,直至2003年九孔成貝因不明原因大量死亡,導致產業衰落,全國目前也僅剩東北角有持續養殖,馬崗正是其中一處,現今當地店家幾乎都有販售九孔和鮑魚。
從信仰至維生,生活各層面都顯現出當地人民與潮間帶、與海洋長期共存與興衰發展的緊密關係。
三、向海而生組(鄭芳汶、余應齊、何眏璞、黃琳晶)
生活在海島的我們,對海洋卻不真的熟悉,與之相對的海女,與海洋親近、與海共存。他們依海生活,充滿海洋的生活智慧,這樣的智慧是什麼模樣呢?誰會參與、扮演什麼角色、又怎麼表現呢?
本組試著以陳罔市阿嬤(小市阿嬤)的視角來看待這一切,包含海女生活、養成、祈福、採集、潮間帶/海中生物、工具等不同面向來完整這篇『向海而生』主題文章。
小市阿嬤望向大海,今天的風浪有些大,並不是適合下潮間帶採集的好日子,幸好現時還是夏天,風浪較和緩,若是冬天的海因東北季風風勢會更加危險,想必鄰居會紛紛至吉和宮求平安。
採海菜看似容易,但其實阿嬤要彎著腰,一邊工作,一邊看著海浪靠岸的趨勢,一不小心就會掉到海中。在海邊生活的人,時常都要「聽天由命」,無論是夏季藏水、冬季站山,
海女都要聽從海和風,當親身站在無邊無際、面對浩瀚無垠的大海,感受巨浪無情的拍打潮間帶,風雲莫測,感覺到人的渺小而無力,需要的便是信念,讓人的信念變得強大。因此海女和村民都會在吉
和宮拜拜,點燭、上香、擦神桌,祈求媽祖憐憫,希望風調雨順,讓海女和漁民都平安歸來,亦是讓阿嬤安心地在海上作業的力量和動力。
小市阿嬤跟幾位以藻餌磯釣的磯釣客打完招呼後,進屋內休息,悠悠想起過往時光,是如何一腳踏入海女行列,一做數十年冬就過去了呢?小時候,在堤防尚未因幾次大浪襲來造成房屋毀損而興建的年代,大海,就近在咫尺,出個門即可踏浪。家中的大人,無不是依海而生活,國小畢業的小市,耳濡目染跟隨大人習得採集的好技術,無論藻類辨識、海象浪況判斷,包含農民曆與氣候的對應,如「初一、十五中晝乾」為有流水的日子,海水退潮至最低,海女活動範圍更廣,這些,對三貂角燈塔下的馬崗漁村居民而言,都是再日常不過的生活知識。從小便知道如何採集海草、藻類、螺貝,賺錢幫忙貼補家用,向著大海,礁岩間、水面下,每個季節都藏著不同的海菜,或是適合採集的螺、海膽,想要一一採集,還得用上不同的工具。小時候配戴、使用的器具,多是師傅
或村人自製,是手工藝下的結晶,但現在都用現成品或再加工了,像是以月桃葉編織草鞋,織路交錯而能防滑現在也改為釘鞋(釘仔鞋ting-á-uê);放紫菜的畚箕,從前是手工編織,現在則買現成的,再加工裝上把手;若需要潛水(藏水),小市阿嬤會戴上手
工製蛙鏡,蛙鏡以牛角或木頭配上玻璃鏡片,再以瀝青黏合,每副蛙鏡都依照個人尺寸製作,獨一無二,無法共用,而且剛好保護眼睛,不會擋住嘴巴跟鼻子,鏡面也不會起霧,非常實用,以前村人常常請住在澳底的師傅作蛙鏡,但現在也改用塑膠蛙鏡了。小市阿嬤像是想起什麼般,拿出父親親手製作的牛角蛙鏡,上面殘留父親製作的溫度,十分珍惜。
追隨潮汐與四季,大海總是帶來不同的驚喜。走進海蝕平台,通常會在岸上彎腰採集(站山),小市阿嬤會帶著畚箕與�仔(khat-á),就能從岩石上刮取紫菜,穿上草鞋就不怕滑倒,且不會
踩爛海菜,夏天時有珊瑚草,又名海底燕窩,可做涼拌小菜;但有時還需要潛水(藏水)採集石花菜,從海裡採上岸的石花菜,需要經過曬乾、搓洗的動作,完成「七洗七曬」,去除海水腥味
及黏附的貝類後才能售出。當東北季風刮起,青荻則會大量生長在海蝕平台上,但人們並不吃它,而是拿來作餌釣,成為了在地特殊的釣魚技巧─藻餌磯釣。隨著季節越漸冷冽,烏黑的髮菜接著
生長在石塊上,時間再晚些紫菜也跟著登台。想到這,小市阿嬤拿起鋼片與竹籃,手部俐落的快速動作,想像著這些如網又如絲的海菜被一刀刀翻起,堆積於籃中。若要採集吸附於岩壁上的螺貝類,就會帶上螺鉤(Lê-kau),
把海膽、螺鉤起來,在過年後海膽的生殖腺正值發育期,到五六月便是海膽的盛產季節,抓海膽需潛水採集,並用鉤子快速的將它一刀斃命;如果是野生石蚵,就會拿出蚵黜仔(Ô-thuh-á),
再以黜仔(thuh-á)把蚵肉從殼裡戳出來,放進管仔(kóng-á)裡。
追隨潮汐與四季,大海總是帶來不同的驚喜。走進海蝕平台,通常會在岸上彎腰採集(站山),小市阿嬤會帶著畚箕與�仔(khat-á),就能從岩石上刮取紫菜,穿上草鞋就不怕滑倒,且不會踩爛海菜,夏天時有珊瑚草,又名海底燕窩,可做涼拌小菜;但有時還需要潛水(藏水)採集石花菜,從海裡採上岸的石花菜,需要經過曬乾、搓洗的動作,完成「七洗七曬」,去除海水腥味及黏附的貝類後才能售出。當東北季風刮起,青荻則會大量生長在海蝕平台上,但人們並不吃它,而是拿來作餌釣,成為了在地特殊的釣魚技巧─藻餌磯釣。隨著季節越漸冷冽,烏黑的髮菜接著
生長在石塊上,時間再晚些紫菜也跟著登台。想到這,小市阿嬤拿起鋼片與竹籃,手部俐落的快速動作,想像著這些如網又如絲的海菜被一刀刀翻起,堆積於籃中。若要採集吸附於岩壁上的螺貝類,就會帶上螺鉤(Lê-kau),
把海膽、螺鉤起來,在過年後海膽的生殖腺正值發育期,到五六月便是海膽的盛產季節,抓海膽需潛水採集,並用鉤子快速的將它一刀斃命;如果是野生石蚵,就會拿出蚵黜仔(Ô-thuh-á),
再以黜仔(thuh-á)把蚵肉從殼裡戳出來,放進管仔(kóng-á)裡。
夏季的海水沒有東北季風強風吹拂,平穩的海面給予小市阿嬤和其他海女們相對安穩的水域,能夠下海潛水。下海前除了觀氣象,小市阿嬤也會從釣客來看每日的海象,決定今天是否下
海。然而在海中採集的兩個鐘頭,必備藏水的技能皆充滿小時與大海親近下的身體記憶;冬天則是要隨浪潮起潮落,在海蝕平台上奔跑。若於夏季的淡季,約莫兩個月的時間,村裡的年輕人,
會到城市的紡織廠工作、或家庭代工、或是去養殖場,小市阿嬤年輕時亦曾到台東教養九孔的技巧,絲毫不浪費任何時節。「鬼抓人,抓!」聚落的孩子在廣場上玩起鬼抓人,小市阿嬤搖頭微笑,其實在海邊,無時
無刻都在玩另類的鬼抓人,需與大浪拼搏,「浪來了!」在浪隨時可能將身體捲入大海之前,身體得加緊跳開,避免遭浪襲捲的危險。小市阿嬤手上有一道傷痕,就是曾被浪打到而跌落海中,
被岩石劃出來的,海水會腥、會侵蝕,一道道的痕跡,成為海女歲月流轉中,如何與海共生共存的印記。
四、潮起潮落組(嚴麗、黃昭雯、蔡瑋薇、王思捷)
「潮起潮落」
走入馬崗,儘管當天天候不佳,未能遇到太多居民,但我們經由導覽、觀察、訪問,看見了蘊藏在馬崗聚落寧靜表面下,馬崗人不斷變動的生活。此次的五張照片,我們分別就廟宇、公車站、廢墟、公共電話亭、雜貨店五個不同的場域,來闡述馬崗聚落的變遷,希望藉此引發觀者發現,有哪些「人來人往」的故事,蘊藏在這些空間景像的背後。
站牌與候車亭—人們與馬崗、他方交會的起點
走在公路旁,砂石車、大卡車隨時呼嘯而過,小小不起眼的候車亭佇立在一旁,若不招手,一眨眼公車瞬間離去。罔市阿嬤説,她總是從這坐著公車去宜蘭買「柑仔糖」(阿嬤對藥的稱呼);爭取而來的台灣好行,陪伴著馬崗居民回來,也帶著觀光客前來拜訪。站牌與候車亭的是馬崗與他方交會的起點,人們從這離開、前來,交織出與馬崗新的故事。
廟宇裡的光明燈—為全家人點亮平安
走進廟裡,燒香的味道陣陣環繞,神桌旁邊有著兩座光明燈塔,微微的照亮略微昏暗的空間。仔細一看,不同於一般看到的個人點燈方式,每格光明燈依序寫著某某某全家,姓氏也十分多元,雖然每座光明塔大約只點了三排的燈,但數量上看似遠超過目前居住在馬崗的家戶數,那些不在家鄉的人啊,是否都在春節時節回來了,點亮守護一家人的平安燈?
暫停的廚房—植物的新居所
走在馬岡的小徑上,有時不經意就會略過了旁邊的閒置多時的廢墟,但若仔細向內探望,直到瞳孔適應了空間的陰暗,伴著海風與溼氣,一幅植物恣意錯落在人們居住痕跡的壯觀景色便出現在眼前。
因為人口的流失,這裡多出了許多閒置的空間,幸運的話,這些空間可以出租給需要的遊客,像是熱愛釣魚的老師;但若是那些年久失修、甚至是所有權不明的房屋,就成為了東北角耐風植物的秘密基地,除了植物得到一絲喘息,時間似乎也在此暫停了。
看著牆面和流理台上的花磚,彷彿可以聞到陣陣飯菜香,耳邊似乎也傳來母親呼喊聲,呼喊著海岸邊玩耍的孩子回家吃飯的聲音。
公用電話亭—聚落人口流動的見證
走在馬崗的小徑上,一處公用電話亭連接著一旁的房屋,靜靜的佇立在小徑一旁,遙想當時,大門深鎖的房屋是人來人往的雜貨店,主要的顧客則是不遠處的軍營的阿兵哥,雜貨店與公共電話亭的方向皆面對著軍營,為軍隊服務。
原來,日治時期東北角船難頻傳,促使三貂角燈塔的設立,帶動了相關通訊設備的設置。戰後,軍隊進入馬崗駐紮,與軍人生活成為馬崗人的特殊記憶。
隨著戰略政策改變,軍隊撤離了馬崗,雜貨店亦隨著人口沒落而休業,僅留電話亭牆面上「公用電話」四字,來見證當初的風華。
阿萬柑仔店—陪伴居民,也迎接遊客
走到馬崗街上,阿萬柑仔店的招牌十分醒目,五年前江老闆從過世的五叔手上接下這家店,同時也搬回家鄉陪伴年邁的母親。
走近柑仔店,首先會看到門邊貼著「石花凍」和「滷鮑魚」的大字廣告,這兩樣現今遊客來到馬崗必嘗的美食,是兩年前江老闆因應觀光人潮,才決定跟著周圍店家一起開始販售的商品。
而店裡長銷的零食、泡麵、醬料,以及電池、燈泡等生活五金,則能及時提供居民的生活所需。江老闆說附近的老人家大多勇建,甚至可以自己搬一袋米回家,如果有走路不方便的長輩,只要打電話給他,就能幫忙「外送到家」。柑仔店的延伸服務,體貼的照顧高齡居民的需求。
阿萬柑仔店幾乎全年無休,在這個陰濕的日子裡,江老闆裹著夾克顧店,在陪伴居民的日常中,等待下一位遊客的到來。
五、風的線條組(蘇子倫、林桂甄)
台灣各地都有著不同模樣的石頭屋,石頭屋的大小、選材與座向都是各地居民與當地自然環境相處多年後所構思出來的,而居住在東北角海岸的馬崗居民在強風的侵擾下,發展出獨特的石頭屋聚落。
本次想透過小組主題「風的線條」來探討風是如何形塑出馬崗的石頭屋,例如從早期的白茅草屋頂到現今的鐵皮屋頂中尋找出對抗強風的方法,以及石頭屋怎麼應對劇烈的颱風。另外,在走讀的過程中欲進一步探聽過往居民面對強風時的記憶,讓走讀者們換個角度思考「人與風之間的相處模式」,藉由走讀者的記錄以及馬崗居民的在地觀點來理解這些與自然相互呼應的石頭屋,並且發掘更多馬崗獨特的文化地景。
馬崗的居民找到各種與風相處的方法,運用當地材料搭建能抵抗強風的建築,以及因為風而養成的一些小習慣,看是不經意的小事,都是與自然環境相處產生的。透過照片講述馬崗居民如何將風融入生活的一部份,並且呈現關於風的小細節,從實際的生活出發觀看馬崗獨有的人文地景。
馬崗的海風非常強勁,當地居民會在門前擺放石頭來防止被強風吹開,也是防止門因爲風吹動搖晃,發出「喀~喀~」聲造成居民晚上睡不好,像是照片中的門,屋主目前不在屋內就用石頭以及木棍牢牢地將門關上,不讓它發出任何聲響。看看門的表面是如何受到風的侵蝕,像是右半部有些污垢,而左半邊卻一點也沒有,可見風是從右方吹向左方,也象徵著風經過的痕跡。
在馬崗這個位處台灣東北角的小漁村中,除了充滿獨具特色的石頭屋外,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即是蜿蜒的巷弄。每到秋冬之際,強烈的東北季風便會伴隨雨水來到台灣,首當其衝的便是此極東小鎮。由於缺少天然防風牆,馬崗先民們為了抵抗強風侵擾,便在蓋房時設計將房屋整體朝背風面,也同時打造出彎曲的小巷,讓風無法直抵家門。有趣的是參訪當天迎來本年度第一波冷氣團,原本在外頭刮著一陣陣大風,就在轉進隔壁巷弄時,瞬間變得寧靜許多,也讓我們親身體會到了老祖先是如何想方設法與大自然共存。
在冬季到達馬崗時,第一個感受到的絕對是撲面而來迎接的大風,我們也觀察到平日的街巷不如假日般湧進熙熙攘攘的人潮。於是格外好奇馬崗居民平常住所的我們便參觀了一間蓋在港口邊並由自稱「海獵拾荒者」的藝術家所擁有之石頭屋,藉由實際在石頭屋中逗留的經驗來檢視石頭屋是否真的能承受如此劇烈的季風。進到屋中後,的確是馬上感受到和屋外有著巨大的溫差,透過小窗戶可以看到外面的天氣變化以便居民迅速應對,而旁邊寬約60公分、厚實堅固的石頭屋牆面則能讓住在裡頭的人免於與風有關之天然災害。由此也能看出馬崗居民在石頭屋的保護下,即使是狂風驟雨來襲也能安然度過。
居民建造石牆來防止海風吹進來,人只要進入石牆就像換到另一個世界,裡頭一點風聲也聽不見了。可以從植物的生長看出石牆的重要性,像是在石牆外只有稀疏的雜草在石縫或是牆與底面的垂直角,相反的在石牆內生長一顆攀爬在石頭上的樹木,雖然長得並不高,但對比牆外的植物大上許多,可見在石牆的保護下,居民可以安心的生活免於受強風的侵擾。
{{ $t('FEZ003') }}2021-12-09
{{ $t('FEZ014') }}9999-12-31|
{{ $t('FEZ004') }}2023-04-17|
{{ $t('FEZ005')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