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教務處|
主動鼓勵彈性多元的開課時間打破原有課程框架,讓系所重新思考課程的各種可能性,亦提供部分經費補助,得以聘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前來授課,除降低教師開課負擔,亦滿足教師協同及跨域之教學需求,加深課程的多元性且強化開課效能。而學生基於本校完整的藝術專業訓練課程外,透過該課程除多方汲取國內外專家學者之知能,也藉由不同藝術視野予以省思與反饋,於其藝術作品的創作與展演,激盪出強大的能量,實獲益良多。
111年共計開設12門集中式實驗課程,分別有:音樂學系「音樂講座-呂紹嘉大師專題Ⅰ」、「音樂講座-呂紹嘉大師專題Ⅱ」及「管絃樂合奏」、藝術跨域研究所「無邊界藝術」、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陽光劇團即興創作工作坊」、劇場設計學系「大師班-電影美術與服裝設計專題」及「影視質感處理專題」、舞蹈學系「當代舞作表演專題工作坊」、舞蹈學系碩士班「大師專題講座」、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與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藝術、創意與領導」、文學跨域創作研究所「創作課」及「編輯樣雜誌工作坊」。
音樂學系於109學年度起正式邀請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指揮大師呂紹嘉擔任特聘講座教授,此為國內教育界、學術界與音樂界一大盛事,開創臺灣校園課程新紀元,帶領北藝大管絃樂團舉辦各類型音樂會,從音樂、藝術、詮釋、協調等各種角度出發與探索,在專業培育上不僅提升了學生音樂涵養、拓展音樂視野,也強化專業的演奏詮釋學習,帶領學生們學習更精準掌握樂團合作演奏技巧,重新詮釋管絃樂的重要曲目,讓樂團學生從不同角度聽見彼此聲音,進而了解管絃樂經典曲目的深刻理念及音樂架構,激發學生們對交響曲目的認知及參與感,提升整個樂團的專業能力與詮釋音色,更大大提升了整個樂團的水準。
▲音樂學系邀請呂紹嘉總監開設「音樂講座-呂紹嘉大師專題Ⅰ、Ⅱ」及「管絃樂合奏」
藝術跨域研究所邀請日本東京藝術大學住友文彥教授開設「無邊界藝術」課程,從知識性與歷史性的脈絡,細細引介從日本經驗到亞洲經驗的藝術性觀點,並特別在疫情之後,重新思考邊界,多數修課學生皆認為在疫情蔓延而大量虛擬、線上化的課程中,能夠邀請到東藝大教授來校,進行面對面的交談與討論,這份實質而真切的觸動實非視訊會議室能夠取代。
▲圖(左) 住友文彥教授「無邊界藝術」課程進行情況;圖(右) 「藝術、創意與領導」由藝管所及藝教所合開,提供相互認識與激盪出不同領導風格
由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與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合開「藝術、創意與領導」,邀請政大「領導與團隊」課程固定講師之一的王劭仁博士帶領。課程透過讓學員們進行多次的分組,在不同活動的設計中認識未來就讀文資學院時的新生夥伴、挖掘自身及他人的不同領導風格,並透過此一過程激發彼此的創意,產出各自具備組別特色的成果;藝術體驗部分,透過古名伸老師簡單、輕鬆的舞蹈體驗課,拓展學員對肢體的認識與對舞蹈的想像。
{{ $t('FEZ003') }}2023-01-11
{{ $t('FEZ014') }}9999-12-31|
{{ $t('FEZ004') }}2023-01-11|
{{ $t('FEZ005')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