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教務處|
藝術教學、創新與實踐
跨域教師教學社群
重整教學與學習支持方案,鼓勵教師組跨領域教師社群,並視社群目標引導申請教育部相關計畫,於每學期末辦理教師研討會,促進跨校、跨域對話交流空間。
108-2補助4個社群、109-1補助7個社群,共82位教師參與。
108-2學期「舞蹈開門-跨領域欣賞」以主題式議題討論,從哲學、美術、戲劇不同角度引介觀眾欣賞與體驗,以達到舞蹈推廣之目的;「美學CEO –經理人的藝術與管理課程研發計畫」聚焦臺灣產業轉型與社會潮流的發展需要,研發美學CEO課程方向,邀請《美學CEO:用設計思考,用美學管理》吳翰中先生、政大EMBA執行長等專家,共同討論臺灣產業發展需求與課程規劃方向;「文資學院Brown Bag社群」試圖嫁接產官學界,讓在相關的專業領域中不同角色的人,在平日的各自努力之外得以相互看見,並傾聽不同視角的共同關懷心聲;「當代藝術脈拼I-水墨」探討當代水墨、美學脈絡等未來可能發展面向與如何落實啟動教學現場的整合與更新。
109-1學期「文資學院Brown Bag社群」共計辦理13場講座、舞蹈學院「尋找亞洲身體」辦理「身體:關於肉身記憶與歷史敘事」,邀請國家藝文獎得主陳界仁與舞蹈學院何曉玫院長對話,共同思索當代身體性等議題;「戲說雷公火」環境劇場交流共創走訪關山電光部落,辦理工作坊引導在地居民發展自身能量;「訪讀東南亞表驗藝術文化:印尼專題」、「跨文化雙人舞身體研究」、「藝術+藝文產業創業課程研發計畫」依據社群目標,定期辦理集會討論課程發展議題、邀請講者提供諮詢意見等,型塑校內教師合作、發展跨域教學教材教案。
另為促進教學成果交流,辦理「108年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成果分享會」及「新進教師傳習工作坊」,提供教師對話空間,凝聚共識。
扎根協同教學
強化TA培訓工作坊主題深度,開設初階及進階課程,以貼近學生學習需求。
本年度共計辦理3場工作坊:TA&RA期初大會共計16人、簡報設計與實務初階及進階報名人數58人,大學部23人、碩士班31人、博士班3人、教職員1人。
簡報設計工作坊回饋意見調查,就講授內容豐富且實用,有87.7%感到非常滿意、14.3%表示同意;92.2%願意推薦此課程;針對學習需求,學生也提出希望精進課程,如影片剪輯、文案撰寫等。
藝術網絡鏈結資料庫
促進校內師生教學對話,規劃教學工坊、藝趣學等專欄,邀請校內學生以文字撰寫,分享學習成果心得與經驗,CTL電子報「藝游誌」自109年1月刊載「看板人物」10篇、「教學工坊」31篇、「藝趣學」20篇。
支持教師發展多元教材教法,社團法人臺灣開放式課程暨教育聯盟舉辦「2020全國開放教育優良課程徵選」,本校劇場設計學系陳婉麗教授以「臺灣藍」榮獲MOOC組優選、傳統音樂學系魏心怡助理教授以「時空移轉‧文化續存」榮獲OCW組優選,並於11月20日舉辦「2020臺灣開放教育國際研討會」公開頒獎表揚。
{{ $t('FEZ003') }}2020-12-11
{{ $t('FEZ014') }}9999-12-31|
{{ $t('FEZ005')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