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人文學院|
計畫名稱:11G205-7高教深耕人文學院基本款
計畫分項:通識教育融域創新計畫
具體措施:延聘國內外專業師資與藝術家辦理教學活動
執行單位:人文學院
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外講師活動記錄
活動日期:2022 年 4 月 1 日
時間: 10:30-12:10
地點:C106
邀請課程: 訪讀東南亞表演藝術:印尼篇
講題: 印尼飲食介紹與 Ketoprak (印尼沙拉)製作教學
講者簡介: 謝佳微(Kartika Dewi),移居台灣 28 年的新住民,致力於透過印尼蠟染 與飲食推廣印尼文化,是「印尼離散網絡」(Indonesian Diaspora Network) 組織的主要成員。
活動摘要:
1. Dewi老師先以ppt為我們介紹印尼的日常飲食習慣,恰巧隔天(4月2日)就是穆斯 林的齋戒月開始,老師也為大家說明齋戒月的飲食習慣與須遵守的規定。接下 來帶領我們認識幾樣在台灣的印尼餐廳/小吃店會出現的印尼菜:Soto, Sate, Nasi Koreng, Tumpeng, Rendang,並且教導大家如何以印尼語點餐。由於上學期已帶 學生製作過Gadot-gadot, Dewi老師先說明它與Ketoprak的差異:地域性、食 材、醬汁等,再一一介紹桌上的材料。
2. 製作教學: a. 由於近期疫情較不穩定,為安全起見,我們事先與Dewi老師商討因應對 策,希望盡可能兼顧「實作」與「防疫」。Dewi老師將所有食材都先分裝 成四十份,也就是連同佐料、醬汁等每位同學、老師可以拿到六種食材小 包。我們也請同學自備保鮮盒或是密封袋,等課程結束後到戶外空曠或是回 宿舍食用。在課堂上,以不脫下口罩為原則。
b. 老師先一一介紹擺在桌上的食材像是棕櫚椰糖、油蔥等,並說明食材與台灣 習慣用的食材的差異。再傳授製作Lontong(由香蕉葉包裹蒸煮的飯)和油蔥 蘇的步驟與秘訣。0
c. Dewi 老師先示範如何使用製作印尼花生醬佐料的工具:Ulekan batu(花崗岩 石頭研磨器),並且讓學生們輪流試試看自己磨碎花生。(學生試做前均先 以酒精消毒雙手)
d. 完成花生醬汁的製作後,老師戴上手套,一一將眼前的食材擺盤,最後再淋 上剛剛由學生一起製作完成的沙拉醬汁。
e. 老師請幾位同學幫忙將所有的食材包分給位置上的同學,大家可以在位置上 進行食材混合。同學們雖然手忙腳亂地,難掩興奮,速速完成就迫不及待地 想帶走享用。
3. 透過這次的印尼飲食與Ketoprak的製作課程,同學紛紛表示是一次印象深刻、 回味無窮的經驗,雖然沒能馬上吃到食物,單單只是聞到味道就能感受印尼的 獨特的飲食風味。有同學表示,藉由這次的課程自己比較有自信和意願接近生 活周遭的印尼朋友或商店,以後會嘗試走進印尼商店逛逛或是小吃店享用印尼 美食。透過一堂由印尼老師用心、費工準備的飲食工作坊,同學們能從「體 驗」出發,開始建立起認識生活周遭的東南亞朋友與文化的橋樑。
{{ $t('FEZ003') }}2022-06-30
{{ $t('FEZ014') }}9999-12-31|
{{ $t('FEZ004') }}2023-04-17|
{{ $t('FEZ005')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