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創作並無固定方法。憑藉的無非創作者發現問題與解決困難的的意願。能力的傳承,都可藉創作者自發的學習與嘗試而累積。
然而,創作者本身的自發性,卻可能受到阻礙與傷害。傷害的來源可能來自個人的生命遭遇,也可能與文學藝術的歷史與社會情境相關。這些傷害巨大者可為較難復原的創傷,小則至生活經驗中的判斷力誤差。我們可以如何認識這些問題並且應變?
講座將分為三個系列,分別是〈傷害與創造〉、〈技巧意識〉與〈專題研究〉進行。每個系列包括三場講座。〈專題研究〉部份將以〈性與性別民主書寫〉、〈政治與歷史小說〉以及〈成為台灣文學與否〉三個子題進行。
【Part2】
長篇小說書寫的駕馭與被駕馭。
每週主題
第一週 傷害與創造(1):論創作者的身份與身份危機
第二週 技巧意識(1):以布萊希特為中心而延伸,論簡單與「不讓感動」
第三週 專題(1):性與性別民主書寫
第四週 傷害與創造(2):批評、出版與認可機制(文學史、文學獎與其他)
第五週 技巧意識(2):論三種不同規糢的改編力。
第六週 專題(2):政治與歷史小說
第七週 傷害與創造(3):環境可以改善嗎?關於文化政策與經濟型態的若干討論
第八週 技巧意識(3):以修習者的作品為例討論
第九週 專題(3):台灣文學有多特殊?
第十週 長篇小說的靈感
第十一週 長篇小說的骨幹與支架
第十二週 長篇小說的田調
第十三週 長篇小說的進行式
第十四週 學生口頭報告1
第十五週 學生口頭報告2
第十六週 長篇小說製程與困境
第十七週 長篇小說的人物
第十八週 長篇小說的寓言與預言
圖說:駐校作家張亦絢老師與學生熱烈討論文學作品的技巧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