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教學與學習中心|
計畫名稱:09G205-12高教深耕(校級)博班實驗室及北藝學
計畫分項:北藝大博班實驗室業務費執行
具體措施:辦理系列講座
執行單位:教學與學習中心
北藝大博班實驗室系列講座
| 源起 |
「一種超越自身、並且朝向僅能被思考之物的影像.....」
⁃ Gilles Deleuze, Cinema II
蘇聯導演謝爾蓋·艾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 )即將電影蒙太奇發展為一龐雜系統。究極而言,蒙太奇並非是使影像得以形成連續性的方法,而是藉由影像間的辯證與落差,而迫顯出直接觸及意識的「精神—影像」之技術。當辯證發生於二道可見視像間,並化作第三幅不可見之影像時,此即意味著思維僅在瞬間、在速度自身中誕生。
面對著因詞與物的逐漸分離而兀自生長的知識網絡,任何思考似乎難 以抵抗作為其可能條件的學科(discipline)影響。因此,如何翻越此一日漸精密的格狀空間,即是當代所有研究者共同之難題。當思維等 同於影像——且是那僅在腦膜中閃現之間隙,其正要求思想具備著高度的能動性。那麼,我們是否能在既有範疇內部誘發出「認識論之滑移」(epistemological slide)?如同電影中的錯接,概念與概念將意外地對峙、甚至相互摺疊。
本系列講座將以前驅、跨域為理念,尋求著思維—影像之的迸發。透過原創性的思考以回應既有的學科圖表,同時亦試圖對藝術、知識與 思想之外部展開踏查。在此,從書寫到田野,皆須成為對知識建置的 反身式運動。就身處在領域內部的研究者而言,此即意味其必然被迫離境,投入反覆滑移之間,以抵達不斷閃動的精神域(noosphere)之中。
10/12 (一) 13:30 - 16:30 基進講堂
存在與數位:世界的邏輯、藝術形構與批判架構研究方法論
Improvising Science:Waiting for the Un-Waited for
講者:楊成瀚 (藝評人、當代藝術與文化研究學者)
|講綱|
當今我們所處的這個數位世界的邏輯為何?我們是否可能替當今的這個以各式各樣的數位科技為主導的世界理出一個總體架構,並探討其對我們帶來的總體性影響和變遷?藝術該如何面對這樣的總體性影響和變遷,並在當今的數位世界進行自我形構,持續進行具有趣味、意義和實質影響力的生產和創作?面對各式各樣的數位科技替我們帶來的日新月異的挑戰,我們毫無疑問地需要一個嶄新的場域對其進行總體性的研究。我們把這個嶄新的研究場域稱為「批判架構研究」(Critical Framework Studies)。這是一個得以彌補基礎建設之政治和美學研究(或稱「批判基礎建設研究」)之不足,且更具意義、總體性和開創性的以「架構作為方法」(Framework as Method)的研究場域。本演講旨在透過對胡塞爾(Edmund Husserl)、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黑爾德(Klaus Held)、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和席蒙東(Gilbert Simondon)等歐陸哲學家、數學家與數位科技研究者的相關著作和概念的研讀,帶領聽眾一窺此數位世界的邏輯與批判架構研究方法論,並探討藝術在其中進行自我形構的可能、方式和策略等問題。同時,講者亦將分享近年他進行的幾個獨立研究、書寫和翻譯計畫與本演講內容之關聯,及其對我們當今世界的趣味和意義何在。
10/16(五) 13:30 - 15:10 基進講堂
講者:李立鈞(圖像研究者)
身為首位提出「圖像學」(iconology)概念的藝術史家,阿比.瓦堡(Aby Warburg)一方面被推崇為現代藝術史方法的奠基者,但在另一方面卻又是鮮少為人所真正閱讀的學者。近年來,在阿岡本(Giorgio Agamben)、迪迪-余柏曼(Georges Didi-Huberman)等哲學家、藝術史家的重新挖掘下,瓦堡的圖像理論又成為了一門顯學。
本講座將從瓦堡的三個重要概念:「倖存/續存」(Nachleben)、「情感範式」(Pathosformel)與「記憶.圖輯」(Mnemosyne Bilderatlas),介紹瓦堡給予當代圖像研究的啟發。為什麼我們不該去區分古代、近代和現代?圖像如何受困於自身的記憶?圖像如何穿越不同時間、地域,並始終以一種「徵候」的樣貌呈顯在我們面前?透過瓦堡對於圖像的反思與操作,本講座亦將重新反思傳統藝術史書寫的預設,並嘗試勾勒出幾個圖像研究的不同取徑。
10/23 (五) 13:30 - 16:30 關渡山行/基進講堂同步播映
【特別場講座】Available Forms: a few things I learned about collaboration as a compositional device
講者:楊嘉輝(聲音藝術家、作曲家)
與談:郭昭蘭(藝術評論人、策展人)
| 講座簡述 |
“In this talk I will share a few lessons I‘d learnt about collaboration, specific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composer. I will draw from my experience in a number of recent works, including Available Forms (2019), Muted Situations (2014-), my long-term collaboration with jazz vocalist Michael Schiefel, and Music for specific places, times, and people #1 (2020).“
11/16(一) 13:30 - 16:30 基進講堂
約翰‧凱吉:一位酷兒的禪機藝語
講者:彭宇薰(鋼琴家、音樂學家)
與談:王美珠(音樂學家)、陳立立(作曲家)
| 講座簡述 |
11月16日(星期一)下午 1:30 在北藝大圖書館基進講堂,北藝大博班實驗室(TaipeiArts Doctoral Research Lab)邀請到長年耕耘音樂跨藝術學科研究的音樂學者、鋼琴家彭宇薰,他將分享他近四年有關美國作曲家 John Cage 的最新成果,特別是禪學與其藝術哲學,以及 Cage 與其伴侶、編舞家 Merce Cunningham 的合作。
This November 16th (1:30 pm), the musicologist and pianist, Prof. Dr. Yuh-hsun Peng, will come to TNUA TADLab and give a speech about the American composer John Cage. She will talk about the Zenness in Cage’s arts, and his collaboration and life with his partner, the choreographer and dancer Merce Cunningham.
同場並邀請到資深音樂學者王美珠、青年作曲家陳立立。從思想、理論到實踐,結合理論研究、創作與演奏詮釋等不同面向,相信三人將帶來一場精彩的多方對話。
Besides, the musicologist Prof. Dr. Mei-chu Wang, and the composer Dr. Lily Chen, will join the discussion after Peng’s speech. We may imagine there will be a great discussion with multiple approach to music. Come join us!
11/27(五) 13:30 - 16:30 基進講堂
實踐即真知:Practice as Research- 後多元時代的方法論
講者:王筑筠 (英國Exeter大學教育學院哲學博士)臺北市立大學音樂學系專任教授兼人文藝術學院院長)、容淑華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專任副教授兼所長)、陳曉雰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專任教授)、蕭惠君 (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專任教授)
| 講座簡述 |
學術研究因為創意探究(Creative Enquiry)的使用和專業人員研究(Practitioner Research)的發展,架構知識的方法趨為實踐轉向。Pratice 也從實作的代名詞,轉化為具論述基礎的專業實踐。而其使用範疇涵蓋哲學、科學和文化研究。與社會科學系統化且嚴謹的研究設計相比,在藝術實踐研究中,藝術家、研究者多是思索如何透過藝術形式和其歷程探究關注的議題,進而行動產生改變。因此講座冀望從藝術本位、社會研究以及教育研究的觀點,具現化實踐研究(Practice as Research, PaR)作為方法學和方法所衍出的研究導向實踐(Research-led Practice)的知識建構概念和其歷程。
12/29(二) 13:30 - 16:30 基進講堂
創作性的理解與誤解:後多元時代的方法論
創造性的理解與誤解:靈感的方法論 Creative (Mis)understandings: Methodologies of Inspiration
講者:Johannes Kretz (電子音樂作曲家)、林維亞 (中提琴演奏家、民族音樂學學者)
| 講座簡述 |
「創造性的理解與誤解:靈感的方法論 Creative (Mis)understandings: Methodologies of Inspiration」(2018-2021)是一個以藝術本位研究為範疇的研究項目,由約翰尼斯.克涅茲(Johannes Kretz)與林維亞共同規劃主持、奧地利國家科學基金會(FWF)贊助支持,維也納國立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MDW)為其主持機構。此講座將呈現討論克涅茲與林維亞自2005年來與蘭嶼達悟族人的互動、研究方法與「創造性的理解與誤解:靈感的方法論」計劃。
「創作性的(誤)理解」藝術研究計畫旨在透過將當代音樂創作、民族音樂學、社會學及行動研究相結合的方法,發展成跨文化的靈感與方法,鼓勵學術研究與藝術實踐之間的互動,納入西洋藝術音樂、民俗及非西方風格,特別是台灣達悟族的音樂傳統。理解與不理解都會引發不同的研究問題、創作靈感和藝術作品,亦可為非西方區域的後續應用帶來無法預知的意外收穫與靈感。這項研究計畫分階段進行一連串研究與創作的實踐步驟:從維也納的協同工作坊開始、邀請達悟文化傳承者及在台灣與原住民文化事務有經驗的專家至維也納進行共同研究與討論,聚焦研究團隊每人之間的互動。而後所有藝術本位研究小組人員前往台灣及蘭嶼進行田野調查,並與當地文化工作者一起切磋交流。計劃最終將會把研究及創作成果在台灣及歐洲呈現發表。
{{ $t('FEZ003') }}2020-12-01
{{ $t('FEZ014') }}9999-12-31|
{{ $t('FEZ004') }}2023-04-17|
{{ $t('FEZ005') }}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