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教學與學習中心|
計畫名稱:09G205-13高教深耕(校級)北藝大博班實驗室暨北藝學
計畫分項:北藝大博班實驗室業務費執行
具體措施:辦理系列講座
執行單位:教學與學習中心
北藝大博班實驗室系列講座
| 源起 |
「現ㄗㄞˋ發ㄕㄥ」,是「現在發聲」、「現在發生」,也
這個策劃試圖引介藝術領域當前研究與創作趨勢,關注新興
3/2 (一) 13:30 - 16:30 學生活動中心 B401教室
即興科學:等待意外
Improvising Science:Waiting for the Un-Waited for
講者:Asaf Bachrach (實踐認知神經科學家及舞蹈研究者)
與談:林映彤 (國立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講綱|
「去即興」是甚麼意思?「做科學」是甚麼意思?
對於許多人(和字典)來說,「即興」(improvising)意味著「在事物發生的時刻行動或表演」。然而這個字的拉丁字源為意外(in-provisus)或無法預測(unforseen)。所以與其說「即興」該專注於行動,即興邀請我們去注意還無法預期或未知的事物。換句話說,作為即興者,我們在探問「如何等待意外」(法文為:attendre l’inattendu)。
這次的演講,我將提議用這樣的觀點看待即興舞蹈,並非與科學實踐相差甚遠,透過這樣的合流觀點,我將對這兩種實踐提出洞見。然而某些差別至關重要(certain differences make a difference),奠基於凱倫‧巴拉德(Karen Barad)的「能動現實主義」(Agential realist)框架,我認為科學實踐與即興舞蹈的差別在於:實踐者所使用來與環境互動的工具或機制不同,加上布萊恩‧馬蘇米(Brian Massumi)的美學政治,這個工具或機制上的差異提供了即興(與科學)美學理論的綱要。
3/27(五) 13:30 - 15:10 教學大樓 C104教室
2020-I 北藝大博班實驗室「現ㄗㄞˋ發ㄕㄥ」系列活動分享會
講者:各學院博班生代表
從 2018 年「基進臨界:青年學者的美學生存」首次辦理北藝大博班實驗室系列講座以來,我們陸續走過「戲劇化的方法—思想與藝術的創造性遭逢」、「時空移轉.文化續存」、「邁向未知之境」,一直到本學期的「現ㄗㄞˋ發ㄕㄥ」。博班實驗室一直秉持著基進精神,透過跨學科合作,引進創造性的思考與方法,促進知識與方法論的共享、交流,外推藝術領域研究的前緣與邊界,往現今未知之境邁進。本次分享會回顧博班實驗室成立至今的成果,由參與這學期製作的博班實驗室成員現身/聲,包括成員代表的學院所邀請的講題,或者由成員自己的研究或實踐出發分享,構築連結博班實驗室『內』『外』的橋樑。
4/10 (五) 13:30 - 16:30 教學大樓 C104教室
書寫台灣:想像表演藝術史101
講者:周慧玲(國立中央大學英文系教授)
| 講座簡述 |
在全球化時代,藝術工作者和觀眾都具備高度移動性,加上資訊科技催化跨疆域的空間認知,以及資本與生產消費的流動,表演藝術生產結構不僅發生巨變,美學板塊互相碰撞重組,戲劇史發展脈絡更行糾纏互滲。戲劇美學的跨疆域的、跨文化的相互影響牽扯,又不僅是二十世紀全球化之後才特有;早在十九世紀、甚或更早,便出現了戲劇美學與生產型態的跨疆/域流動。戲劇史研究者當如何面對這種跨疆域性的、連動互涉的「糾纏歷史」(entangled history)?
臺灣身處即是亞陸邊陲又是洋流交錯點,糾纏歷史的概念是否有助於我們重新思考所謂的臺灣戲劇史?我們是否或如何充實歷史論述與研究方法?戲劇乃至表演藝術史術需不需要或如何與大歷史敘事對話?在兩個小時的講演中,講者嘗試從知識生產、文化地理、審美消費等幾個結構面向切入,與同學共同討論可能的書寫與想像方式。歡迎參與者帶著相關的研究主題,一起加入討論。
5/22(五) 13:30 - 16:30 教學大樓 C104教室
築巢構竅:身體流動交疊的繁殖再現
講者:徐永旭(陶藝家)
| 講座簡述 |
為了追求自身的超越,徐永旭放棄常規穩定的教學生活樣態專職創作,投身學院體系研習。同時飄蕩於異鄉異域,在臺灣、紐約、日本、韓國、北京等地擔任駐地藝術家,藉由創造生命裂口汲取創作養分,以雕塑自身生命、超越作品的精神,贏得國際競賽的肯定及對創作者的關注。徐永旭卅餘年的創作,始之於陶,進而走出材質的藩籬,以自身與創作的材質、技術不斷流動、交疊的循懷迴路,探索材質的基性與張力,開展出極薄、極大的可能辯證。藝術以一種在生命經驗當下的自律,完成內在精神性的超越與昇華,迸發出無比強大的力量,或可視為阿多諾美學理論裡的藝術的間接社會性之實踐。
6/15(一) 13:30 - 16:30 教學大樓 C104教室
藝術教育研究與書寫
講者:林小玉 (臺北市立大學音樂學系專任教授兼人文藝術學院院長)、容淑華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專任副教授兼所長)、陳曉雰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專任教授)、蕭惠君 (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專任教授)
| 講座簡述 |
藝術、教育、研究、書寫都具有中介(medium)與接合(articulate)的功能或特質,可以構連主體與客體,如閱聽人、參與者、教學者、學習者與作品、能力、素養、知識等等。藝術教育係一整合性領域,其可論及藝術領域教育各學科之理論、實務、創作、表演、行政等等面向,「教育」也可涉及人類不同階段之教育、教學與學習發展。臺灣人文學核心期刊(THCI)《藝術教育研究》,其編輯顧問委員會第四屆召集人林小玉將引介近年國際藝術領域教育研究重要議題及方法論等學術趨勢;其 2019 – 2020 年主編群教授容淑華、陳曉雰、蕭惠君將對談他們對近年學術投稿的觀察,分享常見問題與建議,藉此幫助藝術領域青年學者搭築通往學術寫作與學術社群的橋樑。
6/19(五) 13:30 - 16:30 教學大樓 C104教室
主講:林欣怡 (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 講座簡述 |
對於從事跨文化研究和人類學研究的學者而言,「糾纏」是近年常論及的方法,此方法重視文化力量跨越時空變化、動態和不均衡的影響。面對歷史結構中權力的分配不均,「糾纏」專注於抵抗、即興、異時性和偶然所擴延出的事件狀態如何彼此交織,形成纏結。當代跨文化實驗電影中,「觀看政治的位移」與「影像生產的位移」所構造而成的感性「糾纏」,涉及了觀看行為在擴延空間中觀看的政治性以及影像的政治性。在全球化語境下,當代跨文化實驗電影發展了怎樣的感性政治?跨文化實驗電影是否具備「就地轉型」的可能?如果說跨文化電影中複調文化的遭逢可以作為一種鬆動視覺中心、重新配置感性的戰略,那麼聲觸覺的「觸視」影像即是將民族主義從離散者、流亡者在文化間際(intercultural)流動的具身性證明。
{{ $t('FEZ003') }}2020-06-29
{{ $t('FEZ014') }}9999-12-31|
{{ $t('FEZ004') }}2023-04-17|
{{ $t('FEZ005') }}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