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教學與學習中心|
計畫名稱:08G205-13高教深耕(校級)北藝大博班實驗室暨北藝學
計畫分項:北藝大博班實驗室業務費執行
具體措施:辦理系列講座
執行單位:教學與學習中心
北藝大博班實驗室系列講座
107-2學期─「時空移轉‧文化續存」
| 源起 |
遺產化(heritagization)作為人類文明的續存方式之一,藝術與文化歷經時空變換下的傳承、詮釋與再建構,透過論述與建制轉化為當代人的共同資產。其發生、承襲和開創的階段順時流轉,場域因應移變,致使藝術文化的持續性與衍續性在個人、社群、族群、社會、國家、區域與世界等層次上,面臨留存、演化或遺失課題。由此,探問人類藝術文化的時空續存關鍵,思考方法和型態上的研究動能。
本系列講座跨域邀請七位國內外資深學者與青年研究者,共同思考時空移轉下文化藝術的續存問題,各就其理論與實務心得,談論學思歷程與研究方法,藉此和與會的博士階段研究者及指導者進行對話,共同關懷、激盪、發想、討論文化藝術研究的發展與議題。
4/22 (一) 15:30 - 18:30 基進講堂
再論「作者做為生產者」與 「藝術家做為民族誌者」
講者:龔卓軍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專任副教授兼所長)
| 講座簡述 |
「田野調查」與民族誌的藝術創作方法,近年在臺灣當代藝術界漸成顯學,本演講試圖對此潮流進行反思。田野調查在日治時期的臺灣美術史中,即以「寫生」面貌出現,同時期的民俗學與人類學調查,也彰顯了人類學與臺灣美術史的偶合發行關係。賀爾.佛斯特(Hal Foster)在〈藝術家作為民族誌者〉這篇1995年的文章中,試圖勾聯著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作者作為生產者〉(1934)的觀點,在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生產論者與去中心論者、主體論者與邊緣論者之間,尋求一種視差間的對比,同時批判藝術家做為民族誌者。表面上雖然可以指向實在界的迴返與後殖民的處境,但實際上卻也可能成為「意識型態的贊助者」、「民族誌的自我潮流化」、「浪漫化的原始主義」之推手,而失去藝術家、策展者與藝術史書寫者特有的作者位置。
│關鍵詞│寫生、人類學、田野調查、民族誌、藝術史書寫
5/6(一) 13:30 - 16:30 基進講堂
體現歷史與當代的軌跡:中國的舞蹈與革命(1930-2010年代)
Embodied Histories and Contemporary Trajectories: Dance and Revolution in China, 1930s-2010s
講者:Emily Wilcox 魏美玲(美國密西根大學亞洲語言文化學系現代中國研究助理教授)
| 講座簡述 |
這次演講魏美玲教授將聚焦在她的新書,也是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劇場舞蹈,透過一手歷史資料完成的第一本英文研究。《革命的身體》融合超過十年的民族誌研究與資料研究,分析從1935-2015超過八十年間中國最主要的編舞家的舞台作品,檢視社會主義思想、文化機構、和跨國交流間的關係和其與舞蹈創作、教學、理論間的關係。透過未挖掘的錄影、攝影紀錄、節目單和其它歷史與當代資料,魏美玲教授挑戰社會主義時期最主要的影響是受蘇聯啟發的樣板芭蕾這個被普遍接受的觀點,而認為中國舞的當代實踐才是這個年代最具創造性的計畫。這本書展示了從中國革命年代到現在中國編舞的延續以及改變,及舞蹈與國內和國際政治的連結。藉由提供中國舞蹈歷史的新面向,魏美玲教授翻轉了「世界舞蹈」重視國家的邊界、傳統的延續性與藝術原真性這樣的舊模式,因此她提議一種研究世界舞蹈歷史的新概念,反思對於後冷戰時期舞蹈書寫方法論的議題。
| 關鍵詞|中國、舞蹈史、革命文化、舞蹈與政治、冷戰
5/13 (五) 13:30 - 16:30 學生活動中心 B401
在圖譜間的轉譯者
講者:謝杰廷(柏林自由大學戲劇學院舞蹈學博士)
與談人:鍾玉鳳(臺灣琵琶演奏家)
| 講座簡述 |
「譯譜者」是音樂舞蹈研究者謝杰廷、琵琶音樂家鍾玉鳳、劇場藝術家黃思農與舞蹈家鄭傑文於2018在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開始的計畫,這一個計畫所討論的「譜」,除了各類的樂譜與舞譜,更涵括了地圖、天文圖、以及西方現代技術下的圖像。隨著研究的進展,我們察覺到了「譜」的更多面貌,例如宗教的宇宙圖譜。「譜」,這一個經常被看輕的「記寫」,總是折射出人們對所要記寫的事物的「認識」,而這一個認識,又經常只有藉著「譜」的轉譯才能被看穿。這一場講/演,將從譯譜者計畫談起,除了概述我們所研究的各類圖譜並試圖提出跨文化與跨學門的研究觀點外,謝杰廷與鍾玉鳳更將特別講演漢傳統音樂樂譜的「記」與「不記」,從而提出對節奏、身體與力動的觀察,試圖邀請參與者一起展開與「譜」的對話。
│關鍵詞│音樂、舞蹈、圖譜、書寫、轉譯
5/20 (一) 15:00 - 18:30 基進講堂
風景:身體、場所、想像的交織
講者:黃冠閔(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 講座簡述 |
風景不是一個既定的現存物,而是由物質要素、生物環境、身體經驗、空間感所構成的一種整體。談風景,不能脫離風景體驗,且不能只限於身體的視覺經驗,必須是由多重的經驗要素綜合形成。對風景的描述,不是純然地理知識所限,也不會完全等同於藝術表現。從詞彙中交錯的多種學科來看,風景或許恰好就處於藝術(山水畫、風景畫)、地理學(地景)、建築景觀設計、都市計畫、文學(山水詩)的交會地帶。這樣的跨學科特性顯示出風景本身不屬於某一單一課題,風景作為一個概念,就包含了一種帶有交錯網絡的複雜性;為了描述這種風景內部的複雜性,也有必要調整思考模式,進入風景思維。風景並不是只屬於個人經驗,更多的是屬於某些個人、某些群體,甚至是全人類。從風景的角度來考慮,有可能脫開單純的人類中心主義,並從物種的角度來重新思考。
│關鍵詞│場所精神、視域、身體感、動態體驗、自然
5/27(五) 13:30 - 16:30 基進講堂
再現監禁與離散: 從殖民監獄與上海隔都談困難襲產在東亞
講者:黃舒楣(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助理教授)
| 講座簡述 |
相較於歐美,困難襲產在東亞顯得特別困難,因其過去與未來仍緊密鑲嵌於區域地緣政治中而猶為敏感,動輒得咎。講者將以近年研究日本前殖民地監獄建築保存及再利用,案例跨越旅順、首爾及臺灣,以及上海前公共租界提籃橋監獄周邊里弄如何重整其猶太難民遺產,來檢視後殖民社會如何面對困難歷史遺緒,多方行動者如何以歷史資產(或債務)來策略性索求或發展外交友誼,而選擇性地再現監禁與離散、深化懲罰的都市空間表現。同時,外來者留下的困難地方往往疊上了晚近都市化過程紋理,時有大量居民在襲產化過程中成為尷尬存在,甚或,如提籃橋地區居民多年居於舊建築中想望不可及的動遷,形同另類監禁。
│關鍵詞│ 困難襲產、監獄、猶太人、國族主義、襲產外交
6/3(一) 13:30 - 16:30 基進講堂
跨國研究與書寫
講者:楊建章 (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呂心純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 講座簡述 |
講座以「跨國史」與「多點民族誌」為焦點議題,深入幾個類型的音樂文化研究案例,包括跨國、跨文化、跨時空及跨族群等,從中梳理出紛雜萬象背後所交織連動的網絡樞紐。所謂「多點」(multi-sited) 的研究取徑,主要在於突破過去以單一參照點為主的思考方式,尤其當研究者面對現今全球豐沛文化流動實踐時會發現,即便是單一時空或單一族群研究,背後通常存有一個超越單點的動態文化網絡,而研究所需的變項標準,即為該網絡互動之下,不僅是「相對的」(relative) ,更是「相互連動的」(relational) 一套或多套機制。
| 關鍵詞|
跨國史、多點民族誌、文化流動、場域分析及連動性文化機制
6/10(一) 10:00 - 13:00 基進講堂
主講/飯田卓 (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人類文明誌研究部教授)
與談/黃貞燕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副教授暨圖書館館長)
| 講座簡述 |
言及文化遺產,特別是在日本,多數人首先聯想的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評定的世界遺產。未加入聯合國的臺灣政府於2003年起進行「世界遺產潛力點」徵選,天然名勝或考古遺址、建築等人類活動場域的空間性有形地標為文化遺產的典型形象。
然而,文化遺產的意義範圍實則更廣泛。1990年代,隨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過往歐美中心式的世界遺產思考模式反省,世界遺產的評比標準邁向多樣化。2000年代,生活場域中的遺產,或歷史積累尚非深厚的產業遺產等開始登錄於世界遺產列表中,又將人類各式實踐納入文化遺產保存範疇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也於2003年決議通過,並於2006年生效。
講座將介紹於2008年受登錄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的非洲馬達加斯加「扎菲曼尼里(Zafimaniry)木雕知識」。扎菲曼尼里的木雕工藝與大型的木造房屋相同,是人民運用豐富的天然環境,將林木原料製作為生活必需品的傳統技藝之一。但自1960年代起,當地木雕逐漸商品化,並在成為無形文化遺產後加劇了如此傾向,使得必須傳達給後輩的資產內涵變得漸不明晰,此乃將日常生活標誌為文化遺產時經常衍生的問題。
| 關鍵詞|
非物質文化遺產、扎菲曼尼里(Zafimaniry)、生活場域、商品化
108-1學期─「邁向未知之境:創造性實踐作為研究的方法學」
Towards the Imperceptible Zone: Creative Practice as Research Methodology
| 源起 |
藝術類博士在今天首先解開論文書寫作為畢業唯一門檻的束縛,意味著對知識生產的重新思考,也可以反過來問 :「什麼樣的研究必須以創作作為方法論?」這不僅是關於藝術的問題,而是關於創造性為何的本質探問,因為所有領域的研究無非都是為了邁向未知之境。
本系列演講邀請不同國家與領域的學者,以上述脈絡下音樂、美術、戲劇、舞蹈、文化資產五院所關注的議題出發,辦理5場精彩的系列講座,以創造性的形式分享他們親身涉入的未知之境,不僅為閱聽眾進行概念釐清,更是經驗地共同分享與構建知識,一同探討解綁論文書寫後的「創造性實踐」及「研究的方法學」。
9/30 (一) 15:30 - 18:30 基進講堂
Creative Resources from ‘Local Ontologies’ for Practice-based Research
講者:Made Mantle Hood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教授)
與談人:許馨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助理教授)
| 講座簡述 |
人類學領域的本體論轉向(Holbraad 和 Pedersen 2017)包括為跨文化理論化提供解釋模式參照的多樣性。在交涉全球化的創意產業,研究者愈趨重視「在地本體論」作為架構藝術家作品集與創作論述產出的起點。實踐研究有諸多不同的認識論參照點與定義。作為創造性活動與學術研究協力前行的過程,研究結果也同時交替反映前述兩者。這場專題講座將探討表演及實踐研究模式作為研究作品集發展的潛力,它們可能啟發、汲取或切合於在地本體論。雙重音樂性的方法論及應用民族音樂學將被用於突顯那些涵蓋表演與實踐性的個案研究,這些案例來自印度、澳洲與印尼。
│關鍵詞│
創造性作品集、本體論、雙重音樂性及應用民族音樂學
*本場次因颱風假延至10月7日辦理
10/4 (五) 13:30 - 16:30 基進講堂
美術館的當代轉向:形象風險管理與跨域策畫
林平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 講座簡述 |
從歷史時空的角度認識《臺北市立美術館》,一座36年前在台灣現代主義運動推動方興未艾的階段建立的台灣第一座現當代美術館,由首都台北市政府建置。當年的構思高度和歷史情境,以及當時對西方美術館(目標與編制/建築設計)的片面認知,隨著時空變遷,重新面對和檢視今日的營運現實!探索她一路走來的限制、困境,當下此刻的再生與轉身契機。
10/18 (五) 13:30 - 16:30 基進講堂
身體‧藝術的原點:認識自己的出發點
講者:陳偉誠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助理教授)
與談人:鍾明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教授兼戲劇學院院長)
| 講座簡述 |
透過魔鬼操練似的身體訓練才能成就一位現代劇場的演員?在台灣,葛羅托斯基(Jerzy Grotowski)成了一個劇場藝術界最難以親近的人,也許是我們聽不懂葛氏的叮嚀?那些凝練的語言讓我們像觀光客一般只能在文字語意的理解上滑行而不得其門而入。被歐美藝術界譽為二十世紀劇場巨擘的葛羅托斯基真的如我們想像般的遙遠,還是我們一直看不到他溫婉的邀約?
「貧窮劇場」演出的最終目的,不在於敘述,也不在於演繹情節故事,而是要尋找劇本故事中的原型,並藉著精神性靈的體驗,賦予我們生存的意義與生命的法則。「貧窮劇場」強調演員的自我探索與自我顯現,以自身經驗,剝去慣於掩飾、說謊的「外在人格面具」,以自己本貌面對觀眾。當演員的生命本體完全展開,演員就能超越自我,就是「性靈顯現」(translumination)。要達到「性靈顯現」,葛羅托斯基提倡了「精神肢體訓練」(Psycho-physical Training)。他認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主地控制自我,這其實是一種自我封閉,唯有在肉體極度疲乏時才能衝破這種封閉狀態。他要求演員超越個人肉體極限,使他們處於筋疲力竭的狀態,進而消除心智的侷限與障礙。在這種訓練之下,演員所演的「戲」已不在於詮釋「個別」的「人格」或「個性」,而是要呈現出最基本和普遍的人性。表演的每個動作盡可能延伸,以避免模擬日常動作,並只保留達情緒和心理狀態的動作,將一切表現或定義人物的姿態和動作加以刪除。 演員在通過長期排練、和嚴酷而有紀律的肢體磨練之後,所呈現出的是一場近乎神聖的行為。
│關鍵詞│
葛羅托斯基、貧窮劇場、性靈顯現、精神肢體訓練、神聖劇場
11/4 (一) 13:30 - 16:30 學生活動中心 B401 教室
Body/Soma/Self - Embodiment and Somatic Arts Research
Thomas Kampe (Professor for Movement Studies, Bath Spa University)
| 講座簡述 |
Thomas Kampe博士曾在全球擔任表演藝術家、研究者與身心教育家。他從1988年開始實踐並教授接觸即興。他在英國巴斯思巴大學擔任身心表演與教育的教授,並共同執導「創造性身體論研究群」。他的研究關注批判性身心藝術的遺產與教學法。Thomas於國際費登奎斯協會2019年的第六期研究期刊「自由的實踐:費登奎斯方法與創造性」擔任客席編輯。從2015年開始,他主導國際論壇「表演復/存」(2015);「危殆的劇場、青年、創傷與歐洲」(2016);「解開身體:身心表演文化與行動主義作為批判性實踐」 (2016);「超越遺忘1938 - 2018:迫害/流放/記憶」(2018)。他目前正與Kai Ehrhardt共同執導2019年柏林身體智慧節。他是費登奎斯方法®的合格老師並以此為基礎發展他的教學、研究與藝術實踐。
│關鍵詞│
體現的知識、身心藝術研究、費登奎斯方法、自我反思的實踐、突現性質
12/27 (五) 13:30 - 16:30 基進講堂
批判的臨床:穿越創傷地景的人文知識
彭仁郁(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 $t('FEZ003') }}2019-11-27
{{ $t('FEZ014') }}9999-12-31|
{{ $t('FEZ004') }}2023-04-17|
{{ $t('FEZ005') }}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