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藝推中心|
公共議題的藝術介入
地方展演、跨域對話
以北藝大《北投散步》計畫為例
主講人│北藝大博物館研究所 黃貞燕副教授
2020年11月22日,由北藝大藝術社會實踐中心(TNUA USR Hub)主辦的「地方再現—藝術社會實踐」論壇於華山文創園區登場。11位長期深耕地方、或對公共議題有深刻著墨的藝術人與學者,分享他們在各自執行的計畫中,如何發現地方原有特質,並透過藝術進行轉譯、再現,讓地方找回對自身文化特色的主體性和認同感,又如何以藝術感性啟蒙的力量,達成移情效果、引領社會倡議。五大子題,橫跨全台九個實踐場域,開啟一個具有社會性的藝術新視野。
此場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以下簡稱北藝大)博物館研究所的黃貞燕老師介紹北藝術大如何透過《北投散步》計畫進行地方展演與跨域對話。北投散步計畫所面對的社區是教學所在的社區-北投,工作方式是以文化資源學院(以下簡稱文資學院)的教學課程為基礎來展開,希望透過課程與師生,和北投社區夥伴發展出一種常態、日常的合作的關係。並嘗試從歷史、環境、生活等各不同面向來重新認識北投與展演。
北藝大博物館研究所黃貞燕老師分享《北投散步》計畫
▍北投環境生活博物園區
此計畫展開契機是在前幾年臺北市提出一個城市博物館的論述,其起初為五大區域,後來演變為五加三的區域,而北投就是其中一個。另一方面,1990年代起,北投的地方居民發起「北投環境生活博物園區」的論述,在幾個城市博物館的基地中,北投不管是在論述或居民意識上,都是相對成熟的。不過,當中計畫團隊觀察發現,由於公部門經費的挹注,其短期內偏重「可操作性」,因而現在北投與城市博物館、環境博物園區相關的論述,多以藝術節慶的形式呈現。這些藝術節慶固然迷人,對於觀眾來說,也有很大的吸引力,但也因其操作模式,而侷限參加者對於北投的認識。
講者透過提問說明北藝大文資學院為何執行北投散步計畫的契機。
▍深耕北投、跨域連結
北藝大的文資學院中,有建築、文化資產、博物館以及藝術管理、行政與教育,這些專長皆涉及「如何談與認識一個地方」。從前述的現象出發,我們思考的是,如何讓文資學院發揮特長,助於擴展這個構想的深度跟能量,進而成為北投區域具有能動性的一個參與者,同時建構出一個參與式北投學書寫與豐富北投學的內涵。另外希望透過以課程為推動的方式,發展出一種大學跟社區常態化夥伴關係與協作模式,重新探尋「北投是什麼?」,了解其所發展的歷史、文化與內涵驅動的地方產業,藉此擴大北投地區的文化公共平台。
文資學院有四個可以相互對話的研究所,藉由相互整合,成為北投生態博物館重要的後台,配合學校高教深耕的資源,再結合外界的專業,發展出一個跨域整合研究教學實作的模式,變成不同的專業領域、課程與社區問題,思考北投詮釋再現跟書寫的可能性。
《北投散步》計畫跨域合作構想
▍啟動《北投散步》計畫
核心團隊為博物館研究所黃貞燕老師、張婉真老師;藝術教育研究所陳俊文老師;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的黃士娟老師、許勝發老師。計畫四大主題為社會設計-網站平台、生活-軒社活動、環境-水資源與街區-舊聚落紋理。計畫的主要行動架構分長三大部分:(一)、文化展演:社區教室、社區展覽與北投傳統百工誌;(二)、人文藝術:文化資源研究與藝術展演專業以及(三)、科技溝通:北投散步(資源平台)與參與式北投書寫,去把我們做的調查與成果累積起來,變成一個公共的資源。我的案例可要透過地方史資料的梳理,重新找到探討地方學資料以及細膩的解析它。
此計畫主要有三大跨域:第一個跨了文資學院系所、美術學院的美術系與電影與新媒體學院的動畫學系,都成為計畫後續工作的資源;第二個跨了學校與社區:文化展演的行動主要是跟社區夥伴來合作。第三個為跨出學校與館舍,當中也與北投中的鳳甲美術館以及北投溫泉博物館合作。另外也有安排跨域對話的專題演講,所有的課程如常進行,譬如計畫內的老師在「台灣近代建築史」、「博物館與地方專題」課程中,透過結合計畫的資源,邀請相關專家分享對談。這些一律是對外開放,彼此之間都可以互享外部的資源。另,教師以北投做為案例,設計課程、帶領學生進行調查等相關課題,逐漸累積北投地方研究資料。
計畫內會將所以辦過的專題講座紀錄、所有作的田野調查內容以及展演活動的報導,累積在北投散步TNAU資源平台(http://beitouwalking.tnua.edu.tw)中,以利延續十年、二十年。
《關渡玩ㄉFUL——漫遊關渡新主張》北藝大藝教所〈設計思考與實踐〉課程成果展示,由陳俊文老師帶領,北藝大藝教所學生與多寶學堂的藝術家共同攜手,以設計思考的方式,重新想像關渡地區的生活空間,打造宜居關渡、期待人人都能於關渡自由自在生活。(2020年)
《地方再現跨域對話專題講座》邀請成功大學鄭安佑老師分享中研院GIS地圖資訊系統建置與調查研究(自2018年迄今)
▍傳統知識展演:廟埕北投學堂
當中有個小計畫-「廟埕北投學堂」已經進入到第三期,其主要是以社區教室主要核心。「北投的大拜拜」是臺北市非常著名的傳統節慶,且在北投,地方的宮廟是全臺北市密度最高的一區,不過在現行各式各樣的節慶中,這一塊完全是很少人會提及的,因此在第一期時,找了在地的很有歷史的獅陣與北管社團合作,透過一個小敘事的整理,帶出北投的歷史,以及身體的、聲音的這種藝術體驗教育的一些方法論,將他們的所長轉化成適用於大眾文化體驗的教室,並選擇在北投豐年福德宮內進行,也希望在北投,像是廟埕相關的空間,可以打開他的當代,作為一個公共對話的空間領域的意義。
第一年執行完後,2019年在北投溫泉博物館(以下簡稱溫博館)的邀請下,把這樣的體驗課程的場景轉換為博物館,並藉由這個機會發展出一個外國人的英文版。當中,為了要讓外國人可以更加理解複雜的臺灣民間的歷史,邀請動畫系學生繪製北投大拜拜主題的繪本。雖然這是一個重複的體驗活動的操演,但在整個條件、對象與形式上,都往前走了一步。特別的是,在溫博館內的百年歷史大浴場進行,成為一個很獨特的景象與經驗。
北投新樂社北管國際體驗活動,透過口傳心授、身體記憶學習北管音樂。(2019年)
北投新武獅國際體驗活動,於北投溫泉博物館大浴池內進行武術步伐教學。(2019年)
北藝大文資學院、動畫系共創教材「紙芝居」以北投大拜拜、獅陣、北管音樂主題進行繪製。(2019年)
第三個主題為在廟宇中常常見到的彩磁壁畫。北投的廟宇中,很少看到手繪壁畫彩繪,反而是這種磁磚所拼組的繪畫為主流。這是在北投非常有特色的一種表現的方式,可是沒有人去探問過為什麼或源頭。在黃貞燕老師的課程中,以廟宇彩磁為主題,請學生們去探討這樣一種具有獨特性的廟宇彩磁,作為地方史資料的途徑。有一組學生們,從廟宇彩磁是怎麼樣機制與脈絡與取代原先的傳統匠師系統;另一組學生們,探討這些廟宇彩磁上的記錄所留下來的溫泉業者與姓名所彰顯的地方關係。後來以這兩組的學生報告為基礎,展開了一個小型的體驗活動,體驗對象為小朋友,活動會先介紹這些壁畫、彩繪的主題與寺廟的關係,接著再介紹這樣壁畫所形成的獨特性。當中最重要的研發與推動彩磁的王正雄匠師,親自現身解釋他所繪製的圖像來源,以及圖像製作的方法,分享目前已不常見到的投影機,讓小朋友了解這種投影、複製藝術的施作方式,學習怎麼樣在磁磚上,描繪圖像,燒製成作品。
帶領北投國小學生至彩磁大作的福安宮進行文資場域學習。(2020年)
這幾個計畫,看起來都非常的輕巧,隨時可以stand by,主要是因為想要找到日常的展演密切相關。特別是後來這個彩磁活動,藉由文化部文化體驗計畫,2020年、進到小學,亦即這樣的活動進入到北投國小與湖山國小,兩個學校的老師,都很喜歡這樣能夠親近土地,而打開新的方式看地方的課程,另外此課程也與陽明大學的國際學程合作。
日常化對於地方一個新的理解,現階段目標已達成。接下來,計畫會以「北投百工」這樣子的定位,去找尋各式各樣的職業,與對於地方形成的影響與關係。
文字編輯:張育君、姚郁紋
影像提供:吳俊諺、許普勝、陳澤葳、姚郁紋
{{ $t('FEZ003') }}2021-05-17
{{ $t('FEZ014') }}9999-12-31|
{{ $t('FEZ004') }}2024-01-17|
{{ $t('FEZ005') }}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