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藝推中心|
藝術人的社會實踐
台北榮家
義家藝館:社會參與藝術作為方法
主講人│北藝大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吳岱融助理教授
2020年11月22日,由北藝大藝術社會實踐中心(TNUA USR Hub)主辦的「地方再現—藝術社會實踐」論壇於華山文創園區登場。11位長期深耕地方、或對公共議題有深刻著墨的藝術人與學者,分享他們在各自執行的計畫中,如何發現地方原有特質,並透過藝術進行轉譯、再現,讓地方找回對自身文化特色的主體性和認同感,又如何以藝術感性啟蒙的力量,達成移情效果、引領社會倡議。五大子題,橫跨全台九個實踐場域,開啟一個具有社會性的藝術新視野。
第二場「藝術人的社會實踐」中,第四位邀請吳岱融講師分享在臺北榮譽榮民之家的藝術社會實踐經驗。吳岱融講師首先回應對於大學社會實踐的想法,表明自己的立場,從1997年開始教書,到現在講師仍認為教書是改變世界的方法,雖然是漫長的過程,但可以從學生身上看到未來。同時又身在藝術大學,因為是個專科大學,所以使用的語言、方法不同一般,來進行「藝術創作」的知識生產、傳播或演繹之事。
吳岱融講師分享義家藝館:社會參與藝術作為方法
▍藝術實踐起手式:臺北榮譽榮民之家
講師詢問與會者是否有聽過「123自由日」?抗美援朝、韓戰、反共義士等等詞彙,正是此計畫的歷史背景。簡報有張士兵的照片,這是1954年韓戰結束之後,因日內瓦戰俘協議而輾轉從基隆登台,其中一位韓戰反共義士,他們有特別的集體認同。目前士兵們大部分安置在「臺北榮譽榮民之家」,在全台16所榮家安養機構中,人數屬最多的單位。吳岱融講師帶領學生於2014年進行藝術計畫,當時尚有百餘名伯伯,至今2020年尚有五十幾名,但並非所有人都有願意一同參與計畫。
從2014年到2015年嘗試多種方式的前置研究,包括對話式、協作式、參與式等藝術實踐。首先進行「田野踏查」,過程中建立初步關係。接著分別在兩年與12名的伯伯合作,吳岱融講師提到社會實踐中的長期蹲點其實是很難,特別又是運用課程去做連結,有實務上的困難,於是採用三堂理論課再一堂田野課的循環方式,這是多年來摸索出來的方式。利用田野的時間盤點在地資源,探討除了人和文物之外,還有哪些東西可以再進一步深化,一方面做關係的建立,一方面思考田調的素材,一方面盤點在地的資源,確認有哪些人力或空間發展的可能性。
2014年的協作式藝術實踐除了深化關係外,更聚焦於榮家們伯伯的生命故事,由於起初是有校級計畫的挹注經費,因此在計畫與實踐當中,必須有任務性導向,所以第一年在操作時的切入點,是關於伯伯身上的刺青和過往的戰爭記憶,但過程中發現伯伯並不願談起往事,且學生也查知某些訪談可能會勾起伯伯們過往的戰爭創傷。因此計畫在每一年都在轉向,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思考我們還能為地方做些什麼?透過協作式藝術實踐也遭受瓶頸,伯伯們平均年齡約88至90歲,在身體的入、演說等都有局限,但不表示他們不能參與課程。
從1954年韓戰結束之後,因日內瓦戰俘協議而輾轉從基隆登台,來到臺灣的韓戰反共義士,目前大部分安置在臺北榮譽榮民之家。
▍跨世代的藝術實踐
前面兩年除了創作之外,其中有個小小的插曲,但意外成了後續計畫的主軸,那就是研究生自發性進行「跨世代的藝術實踐」展演,
臺北榮家的護理師在9月3日軍人節帶領機構的伯伯,以戶外教學的形式去到板橋435藝文特區,展演的空間特別選擇藝文特區中的中正紀念堂,刻意安排讓兩個空間的場域互相呼應。展版上的內容幾乎是手寫,吳岱融講師提到這是從榮家的伯伯身上學到的精神,看到了沒有做創作要有的限制,想做什麼就去做,即就地取材。另多名失學的伯伯都是靠自學的方式來識字,所以伯伯花了很多時間閱讀展板,還挑出了很多錯別字,並且主動與學生討論為什麼作品會這樣呈現。吳岱融講師發現到這些自謙平常不去美術館的伯伯,其實對藝術非常有興趣,甚至可以和藝術家討論。
從2014年到2015年先做多種方式的前置研究,利用田野的時間盤點在地資源,探討除了人和文物之外,還有哪些東西可以再進一步深化。
▍「義家藝館」誕生
走到2016年,申請北藝大教學實踐計畫,因要有較清楚的命題,講師就思考到前兩年田野調查和展演,思考是否直接讓榮家本身成為展演與創作的現場空間,那就不必舟車勞頓到另個地方看展,且符合伯伯們喜歡看展的需求。用藝術的方式讓榮家成為「生態博物館」,為新博物館的用語,意味著從下而上有沒有可能長出一個博物館?「義家藝館」則是從這個脈絡衍伸出來。策畫在國際博物館日5月18日的前後做計劃發表,開始更有系統且有具體結構的將田野調查歸檔。
數年後過去,伯伯開始會期待講師每年帶著不同的學生回訪,且沒閱讀講師提供的課綱,倒也能抓得出互動模式了。三堂理論課再一堂田野課的循環方式下,選定於在5月18日前後做成果發表。在2016年主要處理的是「空間的再定義」和「教育性策展」,希望能做出伯伯更有所共鳴的展覽,「空間的再定義」的方面企圖要保留地炊的紋理,所以在命名上為「藝炊」,作為藝術在此發生的藝術的工作室,在展覽期間更具有特展廳的功能,另外「教育性策展」,吳岱融講師參與過程中不斷提醒自己,是到底要說誰的故事,故事要說給誰聽,又要如何詮釋,去共同創作出展覽敘事的故事線。
因此由師生組成的策展團隊,用藝術家日記和線上討論來做紀錄,看學生與伯伯各自最有興趣的議題是什麼,從2016年義家藝館就開始了連續三年的半日展展演,分別是1.0、2.0、3.0版本,第一年是由「人」為主,第二年是由「物件」為主,第三年希望由「文本」為主,到了3.0甚至邀請了政大的歷史系教授加入,因為發現到史料的部分需要向外求助的才有解方。到今年4.0的版本,在學生的堅持努力不懈下到北藝大做館外展,今年的創作主題環繞在隔離,做了隔離的隱喻,展示內容有影像創作、限定裝置、行為藝術及現場演出,意味著展示的規模越來越大。
義家藝館4.0藝術行為—許可喇叭 |李孟潔
▍參與式藝術實踐
吳岱融講師在最後的結語提到了「社會參與藝術」著重人與人間的協作,每一年將田調、創作與展演堆疊起來,希望跟臺北榮家一起實現願景,這將會是過去六年同時也是未來六年實踐的面向。另外提到了當把藝術共創的畫送到一位伯伯的房間說:「老師你知道嗎?這張畫的珍貴在於他的七手八腳。」吳岱融講師認為伯伯用非常平實的話,描繪了參與式藝術實踐。計畫對於講師而言的珍貴是師生、榮家、伯伯間共創參與出來的,因此「義家藝館」針對臺北榮家歷史文化的採集田調、生產創作、轉譯展演過程,再現的不只是被凝視的歷史記憶,更富含不同世代,對於自身歷史的對話與合作共創的動能。
文字編輯:周育弘、姚郁紋
影像提供:吳俊諺
義家藝館4.0:https://4-00.webnode.tw
義家藝館3.0:https://2019824.webnode.tw
{{ $t('FEZ003') }}2021-04-16
{{ $t('FEZ014') }}9999-12-31|
{{ $t('FEZ004') }}2024-01-17|
{{ $t('FEZ005') }}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