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藝推中心|
藝術人的社會實踐
台東關山電光社區
戲說雷公火:恆春阿美之文化傳承與創新
主講人│北藝大藝術資源暨推廣教育中心 王寶萱主任
2020年11月22日,由北藝大藝術社會實踐中心(TNUA USR Hub)主辦的「地方再現—藝術社會實踐」論壇於華山文創園區登場。11位長期深耕地方、或對公共議題有深刻著墨的藝術人與學者,分享他們在各自執行的計畫中,如何發現地方原有特質,並透過藝術進行轉譯、再現,讓地方找回對自身文化特色的主體性和認同感,又如何以藝術感性啟蒙的力量,達成移情效果、引領社會倡議。五大子題,橫跨全台九個實踐場域,開啟一個具有社會性的藝術新視野。
第二場「藝術人的社會實踐」的第二位講者邀請到北藝大藝術資源暨推廣教育中心的王寶萱主任,分享如何帶領北藝大師生協助台東關山電光社區以戲劇《戲說雷公火》傳承在地部落歷史故事,保存並發揚阿美族文化,為地方注入新活水。
王寶萱主任分享如何帶領北藝大師生協助電光社區以戲劇《戲說雷公火》傳承在地部落歷史故事。
▍電光社區《戲說雷公火》背景簡述
首先,王寶萱主任介紹了電光社區的一位重要人物──部落頭目暨文史工工作者張萬生先生。他把從耆老口中聽聞的故事記錄下來,集結而成部落文史紀錄書籍《電光史火》,其中「雷公火之役」此一事件就是《戲說雷公火》的原型。時間回到2013年,當時社區長者們思考著部落代代相傳的歷史故事能否透過口述以外的方式傳承給下一代,於是嘗試以耆老口耳相傳的歷史故事「雷公火之役」為腳本,透過戲劇演繹部落的口述歷史。最初只是長輩們之間有趣的社福活動,往後每一年演出不斷進化,從小規模的十分鐘短劇,故事內容只有戰役的橋段,到後來長輩們回到恆春親身體驗從前祖先遷徙的旅途,延伸了劇情的時間軸,增加遷徙和定居的情節,劇長也擴展到25分鐘左右,慢慢的部落中也越來越多人參與。
▍第七年的危機與轉機
然而在兩年前,正當演出逐漸成形,開始累積對外展露的能量之際,卻遇到社區長輩凋零的問題,因此尋求新一代的生力軍加入,但忙於生計的青壯輩意願不高,使已走過六年的地方劇場面臨存亡危機。北藝大得知此事後,與社區接洽合作,於去年(2019)開始投入演出策畫執行,希望協助社區將這齣難能可貴的歷史劇場繼續演下去。王主任進一步點出北藝大與電光的相遇對雙方的意義──對學校而言《戲說雷公火》是相當有張力與潛力的故事,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文化體驗和移地教學的寶貴機會;對電光部落而言則是期待達成文化傳承,未來能持續演出。此外,歷經過去六年,社區也意識到演出有助於凝聚向心力,建立對自身文化的認同。
▍北藝大與電光之緣
王主任接著補充說明,其實北藝大與電光之間的緣分,最早是始於一位藝教所的校友。這位校友以電光部落作為碩論的研究場域,在和長輩們相處的過程中,她提議以展演的方式傳承部落文化,成為了《戲說雷公火》誕生的契機。演出第三年之後,她與部落青年結婚,共同成立了在地農創品牌「日出禾作」。 正是在這位校友牽線下,北藝大來到電光社區,和居民一起討論如何讓這齣戲能繼續演下去。《戲說雷公火》的特色在於由當地部落族人以全母語演出,每個演員都是素人;若青壯輩要加入演出但母語講得不夠好,就以唸台詞的方式練習母語。王主任認為其實「部落才是我們的老師」,族人們生活裡習以為常的技藝,雖然在他們自己眼裡看來不足掛齒,但對外界而言卻是彌足珍貴的資產,因此要讓族人理解這一點並說服他們將這些技藝運用在舞台上,讓大家看見電光之美。
北藝大與電光的相遇,為彼此帶來深刻影響。
▍影片回顧2019年《戲說雷公火》歷程
接著以一支花絮影片回顧了去年《戲說雷公火》的籌備與演出,可以看到族人在自然環繞下穿著手染服裝行走於田中央,以及籌備期間居民與北藝大師生一起染布、削木,另外也穿插了北藝大團隊的訪談片段。這支影片正好也能從另一個角度回應前一場陳東升教授所提出的「藝術是生活的一部分」的觀點──以電光的情況來說,反而是進入社區後發現居民們的生活充滿了藝術,如染布、木刀、竹炮、搭建稻草屋等,都是部落族人們教給北藝大師生的技能;族人自己不覺得這些技藝有什麼特別,不過一旦展現在舞台上,就能感受到其魅力。另一方面,在進一步訪問居民後,也了解到部分傳統技藝現已失傳。舉例來說,電光的長輩們耳聞從前族人曾使用樹皮製作衣物,然而現今部落裡已經沒有人知道做法了。目前都蘭部落的阿美族仍保有這項技藝,因此去年安排學生們赴都蘭學習,並完成數個樹皮製的揹袋帶回電光作為演出用的道具,而今年則計畫要與電光族人們一起完成一件樹皮衣。
▍「用溫柔的方式把人串聯在一起」
當北藝大進入電光社區,除了發掘傳統文化的美之外,更重要的是去認識在地的人們,成為地方夥伴。去年透過表演工作坊和居民一起發展戲劇的武打動作,在互動中北藝大師生發現電光族人雖是素人演員,但擁有阿美族與生俱來的幽默感,有時即興演出甚至比專業演員更厲害,因此也期待能將這些面向呈現出來。另外也有青少年本來對社區事務漠不關心,別人排練時只在一旁打電動,但某天當大家正在兩兩練習對打動作時,現場剛好少了一個人,於是邀請這位青少年幫忙代打;青少年答應了,眾人趕緊趁機大力稱讚他的表現非常帥氣,結果受到鼓舞的他最後參與了去年的戲劇演出,彌補了長輩無法演出的空缺。就如同孫唯真導演在影片中所言:「它(戲劇)用了一個很溫柔的方式,把所有的人串聯在一起」。
一起回顧2019年《戲說雷公火》演出籌備的點點滴滴。
去年籌辦演出的過程中,也觀察到在傳統文化發展上,有兩個北藝大能提供社區協助的著力點:一是在電光已失傳的樹皮衣工藝的復興,去年先派了學生到都蘭部落學習,今年則請了都蘭的長老直接來到電光傳授技法;二是發現電光族人的歌聲非常好聽,因此今年特別帶來北藝大專業師生及設備採集古謠,一方面為部落保存文化,一方面以傳統樂曲進行再創作,運用於戲劇中,更有師生到當地小學帶孩童學唱部落的歌。
▍電光居民的心內話
來到演講尾聲,電光族人以訪談影片的方式現身於觀眾面前,分享他們對於《戲說雷公火》這齣戲的想法。社區靈魂人物之一的寶媽(潘寶瑩)指出,雷公火之役是部落大家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豐年祭時耆老們總是年復一年不斷重複講述,但年輕一代往往對此感到厭煩;不過改編成戲劇後,發現族人們對原已聽慣的歷史故事更有感了。至於在北藝大加入後,居民覺得這齣戲最大的改變是什麼?電光國小母語教師章秀英老師認為演出變得專業許多,特別是能採集童謠並教會部落小孩唱自己的歌,這件事意義重大。頭目同樣有感於古謠採集的重要性,畢竟若長輩不唱、年輕人聽不到,以後就都沒有人會唱了,因此對於北藝大的用心,頭目再三表達了感謝。而往年一手包辦演出大小事的寶媽則表示,北藝大加入後讓自己的肩膀輕鬆很多,透過不同專業分工合作,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談到戲劇的未來,寶媽感性的說,現在全村人口不到六百人,能夠演出的長輩也愈來愈少了,希望未來逐漸改由青壯輩和小朋友擔綱演出,讓長輩們可以坐在觀眾席,看子孫們演出自己部落的故事。片尾電光居民們熱烈歡迎大家來到關山欣賞《戲說雷公火》,王寶萱主任也特別提到今年是社區首次嘗試對外售票,希望電光之美能被社會大眾看見,並願意自掏腰包支持地方戲劇演出與部落文化傳承。
邀請大家到電光欣賞《戲說雷公火》演出,給予地方支持。
最後王主任以頭目的一句話作結──當被問到對於《戲說雷公火》的未來期許,頭目淡淡的回覆:「今年已經改了很多,等演完我們再來看看有什麼地方要改的」,而這句話可以說總結了北藝大與電光的合作模式:每一次拜訪社區就回頭看看已經做了什麼,再問居民還想怎麼改。王主任認為這對學生是很好的學習體驗,並期待未來與部落一起完成電光的大事。
文字編輯:周育弘、黃甯
活動攝影:吳俊諺、許庭禎
{{ $t('FEZ003') }}2021-04-01
{{ $t('FEZ014') }}9999-12-31|
{{ $t('FEZ004') }}2024-01-17|
{{ $t('FEZ005') }}1197|